堂嫂,生命的彼岸,并不是写堂嫂生命那边的情况,而是写堂嫂的生命已经在此岸结束,远离了我们。但堂嫂生前留下的生活印迹,坎坎坷坷的经历,我们还是难于忘怀。
——题记
端午时节,我们去自家坟地祭奠先辈,路过堂嫂的坟地,虽没有过多地停留,但堂嫂坟地的眼前景象让我们不得不多看几眼,多停留一会。堂嫂的坟地几乎夷为平地,要不是有坟头上的石块和坟门的方砖存在,不细心的人是看不出坟地的样子了。堂嫂离去我们40多年,如今一平米见方的安息之所都难以保留,是堂嫂的命运多舛?还是岁月远离了我们?这些不得不让我去对堂嫂深深地追思。
堂嫂,在我的记忆中,她是一个爱打扮,爱干净的人。今天落脚堂嫂的坟地前,她生前的形象一下子就闪现在我的眼前:浓黑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还要画上黛色的柳痕做陪衬。红红的脸膛涂些素雅的胭脂做装点,朱红的嘴唇散发着诱人的胭脂香味。她喜欢穿红格尼上衣,咔叽布黑色裤子,经常穿一双自己做的千层底布鞋,喜欢穿红红白白的袜子。最引人瞩目的是她那超过腰间的长长的黑色辫子,辫稍总打结着红绿相间的发带。就是这个发带,就像一只彩色花蝴蝶落在她的腰间,翻飞舞动。她有了这双黑辫子,使得她经常到人群中间炫耀自己的青春活力。有时她还拿着自己的黑辫子在胸前舞动,脸上泛起红晕,不断地向过路的人群,投去她微微的一笑。
堂嫂,爱干净是出了名的,在她的身上找不到一点脏东西或污垢。她是农民,在农村居住,免不了要下地干活,她干活回来,总要先洗一洗脸,再换上一件衣服,然后在干其它的事情。四十多年前,她家里没有热水器洗澡,她就用湿毛巾擦试身体,天天如此,所以,她的身体没有汗味、异味,散发出来的都是芳香。她穿完的衣服件件必洗,晒干,叠起,然后收藏起来。她用的锅碗瓢盆都刷擦得流光铮亮,一尘不染。她家的窗户,擦得明亮,时常还贴上一朵花或一只蝴蝶来衬托它几净的容颜。她家土面的屋地,烧火的灶坑,她扫得干干净净,洒水湿度适宜。就连灶坑堆放的柴火,也垛得整整齐齐……
堂嫂,在我的记忆中,他还是个多病的女人。尽管她爱打扮、爱干净、爱炫耀自己的身姿,但她终究是一个病人。她一生很短暂,疾病缠身,肺气肿、肺结核、风湿病于一身。就是她这些病,害得堂哥家贫如洗,四壁空空。堂哥是种地能手,还是一个编织炕席的手艺人。曾经三天就编织一张席子,包括选料、修理、渍湿、批刮、编织。一张席子,才卖五元钱。这五元钱,只能凑合着给堂嫂吃药一周左右。堂哥种地、编席挣来的钱,都给堂嫂治病年复一年。经历十几年的寒暑,堂嫂还是过早地离开了堂哥,到了生命的那边。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忆堂嫂犯病时的那一瞬间。一次,堂嫂到室外晒太阳,忽然病情发作了!她紧闭嘴唇,胸前,肩架随着鼻子呼出粗气而颤动。眼睛时闭时睁,脸也涨红了,嘴,时张时翕。接着,又是长长地、断断续续地咳嗽。咳嗽毕,她一只手捂住胸前,另一只手去拂嘴中咳嗽流出的痰液,继而,又去捏鼻头咳时溢出的脏液,顺手将之抛向一边。病情发作刚一停息,堂嫂便是像战胜病魔一样,露出些许的轻松,挪动她那慢慢的脚步,到室外墙根向太阳的一面站立小憩。
在我的记忆中,我只为堂嫂做了两件难忘的事。
第一件事,是我在读高中时,一天中午放学回家,路过堂嫂门前,堂嫂家正打开窗子,过路的行人,堂嫂看得很清楚。这时,堂嫂唤着我的名字:“XXX,过来,过来——”我应声而去,问堂嫂让我做什么?堂嫂说:“小弟,你给嫂子到井里打一桶凉凉的清水,嫂子要喝,嫂子的心里热呀!”我答应了堂嫂的请求。不一会儿的功夫,我把凉水打来了。堂嫂喝着我打来的凉凉的井水,心里高兴极了,说:“凉快,凉快!舒服,舒服——”并接着说:“小弟,我谢谢你,嫂子也不会忘记你对我的帮助。等嫂子病好了,要给你找一个媳妇儿!”我听后,感到堂嫂好幽默,我这么举手之劳做的小事,对于有病的堂嫂来说,她觉得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期许,更是一种感激。许下愿心则是堂嫂对自己病情多么需要早日解脱,更是知恩图报的心理表白。今天回想起为堂嫂打水这件小事,更多的是充满对堂嫂的怀念之情,也是我对当年有病的堂嫂,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需求的一种慰藉吧。
另一件事,是在一个寒冬的下午,传来了堂嫂病逝的噩耗。生产队长李大叔到了我家,找到我,说:“你堂嫂XXX走了,要你到城里给她买棺木钉子,现在就动身,越快越好。”“啊!下午?往返30华里的路程,又是严寒冬日的下午,我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吗?”我心里这么想,但还没有说出来,就被李大叔看出来了。李大叔说:你不要愁路途远,大叔给你配备一头毛驴,你骑驴去。说时迟,那时快。邻居张大哥早就把毛驴牵来了,让我享用。我骑上毛驴,给堂嫂在生命中最后一站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堂嫂,一生无儿无女,除了堂哥陪伴,再无他人。由于世俗的影响,总有人认为,无儿无女的夫妇,命都是很硬的,并把堂嫂说成是无“福”之人漏底(破财)之人,是扫帚星。正因如此,侄男哥女都远她而去,只有堂哥是她最亲的人,难怪人们都说堂哥就是堂嫂的“儿女”。不错,在我看来堂哥就是堂嫂的“儿女”,在堂嫂身上尽到了作为一个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堂嫂病了,堂哥带她到医院看病。为堂嫂熬药,打针,喂药是堂哥的常规工作,堂哥真正成为堂嫂的家庭医生。堂嫂病情刚有好转,堂哥就背着她出来晒太阳。堂嫂生命处于弥留之际,堂哥陪伴左右。堂嫂闭上眼睛离世之时,是堂哥第一个哭出了声。入殓之时,是堂哥抱着堂嫂入棺。起灵之时,是堂哥抬着棺头一步一步送堂嫂前行!情真真,意切切,血浓于水!世人看到此景,眼在流泪,心在滴血,为堂哥堂嫂的孤独、凄惨命运感到叹息!
40多年前的往事,今天回想起来,多少有点陈词旧语,在一部分人看来,这些事,应该被遗忘。但在今天,我目睹了堂嫂的坟地,如此平淡、荒凉,达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不得不说,不得不语!我的心情很沉重,堂嫂生不逢时,贫穷、饥饿伴随她短暂的一生;病魔缠身夺走了她的青春年华。就是她离开人世40多年的光阴里,她不足一平方米的永久安息之所,也不给她殷实的回报。甭说堂嫂坟地绿树成荫,百草葱茏,就连那抔黄土随着岁月的流逝几乎也没有了,稀疏的百草也没有了多少生机和活力。剩下的几根野草,在刺耳的风中发出“呜呜”作响的声音!堂嫂生前磨难丛生,离世之后也是没有摆脱孤独、荒凉和凄惨,居所仍然在可有可无的飘摇中。真是,呜呼,哀哉!
堂嫂过世之后,堂哥就去很远的外地谋生,十几年不回来一趟,即使回来堂哥早已步入古稀之年,且身体多病。曾经听家人说,堂哥几次轻生,不愿活在人世,还哪有时间顾及堂嫂坟地的修缮工作。当然,这不是堂嫂坟地荒凉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堂哥堂嫂,没有孩子,才落得今天堂嫂坟地如此尴尬的窘况。由此,我想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问题,有生育能力的年轻人,切莫要一时冲动,不要孩子。“养儿防备老”这是中国人的古训。赡养老人,祭祀先辈,上坟填土,这是每个活着的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更是遵守孝道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对于那些生前立下遗嘱,死后不要坟地,不留骨灰的人来说,只是少数伟人,少之又少。普通百姓人家的每个人到了生命的那边,总得有个安息之所,坟穴之地,还要有人上坟填土吧!看来,繁衍生息,培养好下一代,是多么的重要。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