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文学>【丁香】【护花使者】泪眼婆娑送大伯(散文)

【丁香】【护花使者】泪眼婆娑送大伯(散文)


  
今日傍晚,得知百生大伯离世的消息,我悲痛万分。连夜驱车赶回老家,想见一见大伯最后的容颜。大伯的一生普通但不平凡,他少年丧父,刻苦学习,用精湛的医术救人无数;他乐善好施,为人善良,凭一己之力服务乡邻大半生;他意志坚定,乐观顽强,以瘦弱的身躯与病魔抗争了12年。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他的事迹将被后人世代铭记。
  
1941年10月,大伯出生在黄泽江畔的蟠龙山村,后移居藕岸,他的父亲以贩牛为生,也懂医病,人称“牛队长”。大伯六岁那年,去隔水溪滩放牛,突然遇到大雨,江水暴涨。大伯把牛拴在大土墩的一棵树下,想独自快速过江,无奈长约百米的小木桥已开始晃动,无法奔跑。那时的藕岸木桥是由20余块桥板拼成的,桥板与桥板之间设有桥脚,靠一根铁丝串着桥板固定在两岸,遇上洪水很容易倒塌。当大伯行至桥中央时,桥板出现了倾斜。眼看着就要落水被洪流卷走,大伯一个俯卧趴在了桥上,双手紧紧抓住桥板。木桥倒了,大伯却随着桥板被铁丝拽回了岸上。
  
大伯读五七农校那会,邻村的一个老头急匆匆地找到他家,说是他们合作社的牛病得不轻,想请“牛队长”去看看。当时,大伯的父亲正好出门在外,短时间内回不了家。见来人着急,大伯自告奋勇,说:“要不我先去瞧瞧?”就这样大伯去了邻村,看到了那头病牛。此时的牛正耷拉着脑袋趴在地上,口吐白沫,双眼紧闭。大伯叫人撑开牛嘴,拉出舌头,用小针刀在牛舌边上扎了几下,挤出黑血,抹了一把盐,随后又在牛脖子上扎了三下,接着到牛屁股上用力拍了两下。一通操作之后,这牛居然站了起来。在众人的喝彩声中,大伯有了“牛郎中”的雅号。
  
农校毕业后,大伯师从中其先生开始学医。大伯自知文化不高,学习异常勤奋,背医书,扎针灸,圆木警枕,废寝忘食。他和我父亲是挚友,大伯练习运针,常常先戳自己再戳我父亲。最后,扎得两人的手脚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针眼。直到几十年后,我父亲真的需要扎针的时候,一旦大伯拿起银针,我父亲的双手还会颤抖。大伯出师之后,成了藕岸大队合作医疗保健站的一名医生,正式走上了从医之路。此后几十年,大伯书不离手,刻苦专研,奔绍兴,上南京,通过函授进修,考取了乡村医生资格证,成为名满一方的一代良医。
  
由于中其先生的出身成分不好,在文革中受到了冲击。先生几次遭受红卫兵的批斗和关押,陷入了千夫所指、亲朋疏远的困境。在先生山穷水尽的时候,是大伯冒着风险为他送去了茶水和热饭。红卫兵不让进,大伯说:“我的医术是中其先生给的,以后你们有病,我也不能看吗?”一身正气震慑了村里所有的小将。中其先生知道后,热泪盈眶,连声称赞。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地区缺医少药,条件非常艰苦。大伯凭借自己的医药知识,在村里的电厂边上开辟了一个“百草园”。把平时上山采集到的一些中草药种植在里面,以备不时之需。那年甲肝大流行,大伯就是利用“百草园”的草药,煎制成汤剂,免费分发给村民用于预防,让藕岸挺过了艰难的时刻。1975年,一位知青突发疾病,正值雨夜,是大伯连夜涉水跑去公社卫生院采购药品,使这名知青转危为安。1984年,一个老人喝了农药,生命垂危,又是大伯嘴对嘴的为老人做心肺复苏,救回了一条生命。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大伯以一生的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平等仁爱”的入职誓言。
  
在长期的实践中,大伯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他探病理、寻良方,收集整理出了一系列的治疗各类疑难杂症的好方法,特别是他采用针灸加中药的方法,对医治慢性阑尾炎,减轻中风后遗症,有独特的疗效。他一个人的业务量曾远超乡镇卫生院,他本人也是藕岸村几十年来对外扬名的一道风景。“藕岸百生”,那是每一个藕岸人的荣耀。
  
大伯的晚年,患有脑梗、帕金森、前列腺癌等8种疾病,病痛的折磨让他历经了苦难。他卧床9年,不言放弃;他坚持锻炼,从不气馁;他奋力抗争,至死不屈。大伯说:“病魔可以吞噬他的身躯,但绝不可以打败他的意志。”还说,他这一辈子医治过成千上万的人,见到过太多的生离死别了,他要带走世上所有的疾病,让人间不再有痛苦。
  
夜深深,难入眠,大伯已经安然合眼,我的泪水却还在流淌……
  
(原创首发)
  
(2023年5月4日夜,成稿于嵊州金庭)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242 用户总数
  • 35436 文章总数
  • 142344774 浏览总数
  • 38 今日发布
  • 2262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本站VIP,全站资源任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