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文学>【流年·河山】虚虚实实芙蓉镇(征文·散文)

【流年·河山】虚虚实实芙蓉镇(征文·散文)

【流年·河山】虚虚实实芙蓉镇(征文·散文)
“运动咯!运动咯!”看见鲜红的“王邨”两个字,我不由得模仿着一个人的腔调喊起来。
  
“王邨”两字,镌刻在一块大约三米高的奇石上。“邨”,村的异体字,“王邨”就是王村。王村,是现在的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芙蓉镇过去的名字。
  
王村改作芙蓉镇,是在2007年。王村之所以改成芙蓉镇,是因为1986年上映的电影《芙蓉镇》取景地就在这里。
  
电影《芙蓉镇》,是虚构的艺术作品,里面有个王秋赦,本来是个流氓无产者,靠一次次整人“运动”起家,“运动”结束了,他疯了。疯了的王秋赦,依然对“运动”念念不忘。电影结尾,他破衣烂衫,步履蹒跚,一边敲着一面烂铜锣,一边喊着:“运动咯,运动咯……”我模仿的腔调,就是王秋赦的腔调。
  
电影《芙蓉镇》里,可以看到,当时的取景地王村,确实是凋零破败。村头的广场很小。主席台,面积更小,边角残缺。两旁的吊脚楼,低矮而陈旧凋敝。那条五里青石板长街,街两旁,一座座吊脚楼,被多年风雨侵蚀,不是风烛残年无颜色,就是摇摇欲坠皆危楼。路上的青石板和石阶,杂沓残缺,凌乱不堪。在在处处,都袒露着贫穷落后。
  
现如今的芙蓉镇,一走进村头,左右两侧,各有几座三层吊脚楼,雕梁画栋,漆色铮亮,翘檐挑角,巍峨高耸,雄赳赳气昂昂。
  
当年的广场,如今叫芙蓉广场,圆形,十几亩大,大舞台上,站满百十个人,也绰绰有余。舞台后面,高高耸立一座装饰豪华的金字塔式三层吊脚楼,第一层上面的门楣上,有一块金色横匾,“摆手堂”三个大字,赫然醒目。“摆手舞”,是土家族本色舞蹈,人们在节庆或者婚嫁礼仪上,围拢一起,一边摆手,一边起舞,极尽欢快活泼之情。“摆手堂”三个字,便说明这里是土家族唱歌跳舞的好去处。舞台两侧,各有两座吊脚楼做护卫。
  
当年王村的残旧,如今已踪影全无。
  
五里青石长街犹在,也像换了人间。
  
长街两旁的吊脚楼,鳞次栉比,大多是簇新的,一座比一座气派,即便是年代久远的,也完好无损。好些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让整条街巷挂满了喜庆。吊脚楼的一层,有不少门面在经营,说不上豪华,却也时尚靓丽。餐馆、小吃店、商铺、画廊,比比皆是。地方名吃、特产,旅游商品,琳琅满目。青石板,铺满街巷小路,平整,光洁。上上下下的石阶,也十分规整。每一家店铺门前的台阶,虽然风格各异,却都修砌得既规矩又好看。
  
当年电影里的贞节牌坊,如今宛在,只不过,比电影里要光鲜许多,全然没有了当年的晦气。牌坊下面,第二家店铺,就是当年胡玉音的米豆腐店。如今,依然是米豆腐店,有很多游客专门到这里打卡,吃一碗米豆腐。店铺门前一块招牌,中间一溜金色大字:“刘晓庆米豆腐店”。大字的上头,刻有“芙蓉镇113号正宗”。“芙蓉镇113号”,是店铺的门牌号。“正宗”二字,得和下面的大字连起来读,“正宗刘晓庆米豆腐点”,以此告诉人们,“正宗”者,唯此一家,其余的,都是非正宗,冒牌货。大字的右侧,一行小字,“电影《芙蓉镇》刘晓庆饰胡玉音”。右下角,六个字,“姜文饰秦书田”。
  
据说,拍《芙蓉镇》电影之前,这里就已经是一家米豆腐店了。之所以至今依然声名显赫,成为网红店,就是因为刘晓庆扮演的胡玉音,在这里卖过米豆腐。
  
虚构的艺术作品——电影《芙蓉镇》,就是以当年的王村——如今的芙蓉镇为取景地,反映从“四清”到十年浩劫的更大的“运动”里,发生在此地的悲剧和荒诞剧。
  
悲剧女主角,就是胡玉音,人称“芙蓉仙子”。湘西人称芙蓉,应该是木芙蓉。我国的木芙蓉,就起源湖南。胡玉音被称为“芙蓉仙子”,大概不仅仅是因为她人长得清纯漂亮,还待人热情,总是满脸微笑,笑靥如花。她和丈夫桂桂起早贪黑,辛勤劳作,靠卖米豆腐致富,攒下钱,盖了一栋新屋。却因此招来横祸,成为“四清”的对象,最终,新屋被没收,积攒的1500元钱,也被当成“不义之财”上交。她还因此被迫流落他乡。到处弥漫斗争硝烟味的年代里,人在异乡,也难以存身,只好返回。回来之后,丈夫桂桂已经被迫害致死一个多月,埋尸乱坟岗。她又被打成“新富农”,被勒令天天扫街。
  
与她一起扫街的人,叫秦书田。姜文扮演的秦书田,是电影中的悲剧男主角。他是原来的县文化馆馆长,“反右”运动中,被打为右派,遣送原籍,劳动改造,人称“秦癫子”。他头脑清醒,敏锐机智,满腹才华,迫于荒诞的政治形势,不得不表面装疯卖傻。
  
秦书田和胡玉音一起扫地,一扫就是三年。秦书田心胸阔达,心地善良,处处谦让胡玉音,呵护胡玉音。与胡玉音的三年交往下来,两个孤男寡女,相濡以沫,自然产生了感情。俩人偷偷肉体结合,使胡玉音有了身孕。秦书田写了申请书,递交上去,申请结婚,胡玉音却被以“流氓罪”判刑三年,只是因为有了身孕,才得以监外执行。而秦书田被判刑十年,锒铛入狱。直到经历了十年浩劫的大“运动”彻底结束,俩人才芙蓉花开,苦尽甘来。
  
黎满庚,也是个悲剧人物。他是胡玉音当姑娘时的初恋,退伍军人,党员,回乡后,任王村的党支部书记。因为胡玉音家庭成分高,被当时政治形势所迫,忍痛割爱。胡玉音却一直特别信赖他,把他当成自己的“干哥”,将积攒下来的1500元钱交给他,逃避他乡。性情懦弱的黎满庚,迫于残酷的阶级斗争和李国香的威逼利诱,选择了背叛自己的初恋,在胆小怕事的老婆的胡搅蛮缠下,选择了向李国香为首的工作组交出那1500元钱。这种背叛,既是对自己曾经倾情相爱的人的出卖,也是自己纯真善良人性的出卖。这种背叛,让他既是受害者,也是害人者,让他的内心长期痛苦不堪,备受煎熬。
  
而李国香和王秋赦,则是荒诞剧的主角。
  
李国香,本来是胡玉音米豆腐店对面国营饮食店的经理。胡玉音的米豆腐店人来人往,生意兴隆,而国营饮食店门庭冷落,生意萧条,让经理李国香羡慕嫉妒恨。“四清”运动开始了,被提拔到县商业局当科长的李国香以“四清”工作组组长的身份回到镇上,依靠镇上的“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大抓阶级斗争,瞄准了勤劳致富的胡玉音及帮助她的粮站主任谷燕山和镇党支书黎满庚,还有“右派”秦书田。心狠手辣,机关算尽的李国香,整得胡玉音家破丈夫亡,秦书田进了监狱,黎满庚被撸了支书,谷燕山被捏造一连串罪名。好在,谷燕山是一位廉洁奉公的“老革命”,才躲过劫难,却始终笼罩在被整的阴影下,只能以酒浇愁。
  
作为整人者,虽然李国香也曾被人整,却总能化险为夷。十年浩劫结束以后,竟然还能继续高升。电影结尾,在渡船上,她和刚出监狱的秦书田见面,谈笑风生,并得意洋洋地说,“给你平反,是我签字同意的。”还大声宣告,“我要去省城结婚!”毫无愧疚之意,依然一副“得志便猖狂”的嘴脸。
  
她的整人得志,步步飞升,看似荒诞不经,却也折射当时社会现实的荒诞不经,更警示人们,“极左”的阴魂未散,即使暂时收敛,也是被迫潜伏,一旦时机成熟,又会卷土重来。
  
二流子王秋赦,本来是敲着锣呼喊村人开会的角色,被李国香调教成“斗争”工具和“整人”打手,靠“运动”发达,残酷折磨胡玉音、秦书田等人,并取代黎满庚,成为芙蓉镇的党支书,整天人模狗样,颐指气使。“运动”结束了,他失去了横行霸道的依靠,重新回归二流子的生活底色,自然心理失衡,终归精神错乱,成了实实在在的“疯子”,人疯了,却依然不忘“运动”,动辄就说:“该运动咯!”敲着一面破锣,沿街喊叫:“运动咯,运动咯!”
  
他的“狼性”,被“运动”唤醒,也被“运动”的戛然而止击溃。对他这样的人来说,疯癫,表面看似偶然,实际上,带有社会和历史的必然。他人疯了,“运动”却化作潜意识,支配着他沿街敲锣,沿街叫喊。这让被“运动”吓怕惊魂未定的善良人更不寒而栗,所以,秦书田神色凝重地说:“世道不变,要是不防着点,他说的兴许是道理。”原本嬉笑哄闹的众人,也都吓得惊慌失措,一张张脸庞,顿时失去血色。王秋赦所到之处,人们纷纷避让。
  
所以,我一看见村头大石头上刻着的真切实在的“王村”二字,艺术虚构的王秋赦沿街敲破锣的样子和他嘶哑的喊声,在我的脑海里油然回放,让我不由自主地模仿他的腔调喊起来,逗引得身旁的人纷纷大笑。
  
我的模仿,看似滑稽,其实是对那个荒诞时代十分反感的情感外露。
  
这种反感,也深深烙印在芙蓉镇五里青石板长街的一幅壁画上。那幅壁画,就在那座“贞节”牌坊前面,虽然斑驳脱落,人物形象还清晰可辨。画面里,以当年“王村”村头广场为背景,有人在高举手臂喊叫,有人在敲锣,更有弯腰低头,接受批斗,还有好些人,满脸恐惧或者面无表情地围观。芙蓉镇人,以这幅艺术虚构的壁画,警示村人,也警示如潮水一般来往于五里长街的人:当年的“运动”荒诞,不能遗忘。人整人的邪恶风气,绝不能再现。如果再现,又将是同类相残,生灵涂炭。
  
芙蓉镇人之所以把“王村”改名为“芙蓉镇”,固然是取名于虚构的艺术作品——电影《芙蓉镇》。取这个名字,不仅仅是好听,更重要的,应该是要提醒现实生活中的芙蓉镇人,要不忘荒诞“运动”给老百姓带来的戕害,要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给老百姓劳动致富创造合适的外在条件,确保他们的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如今的芙蓉镇,早就成为国家级四A景区,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慕名而来。其他的不说,仅仅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就给芙蓉镇带来了莫大的经济效益,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幸福生活。今天的芙蓉镇,真的如芙蓉开花,花艳芙蓉。
  
芙蓉镇里有个“飞水寨”。巍然耸立的悬崖之上,经过整修的吊脚楼建筑群,“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层层叠叠,连绵起伏,巍峨恢弘。
  
“飞水寨”里,有当年的“土王行宫”。“土王行宫”,初建成时,被称为“酉阳宫”,是当年富甲一方的土司王所选择建造的避暑山庄,凭依险要地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彩旗环绕之中,有一根柱子,直指云天,柱子周围,还有一些人物雕像。
  
柱子应该是赫赫有名的“溪州铜柱”。公元940年,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史彭士愁多年交战之后,彼此媾和,缔结盟约,划疆而冶,在此铸5000斤铜柱为证。
  
据查,上面刻有文字,其中有“无科徭,本州赋租自为供赡,不抽差,永无金革之虞,克保耕桑之业”。这些文字,足以证明,一千多年以前,生活在这一方水土上的土家人,就努力为自己争取免遭科徭、赋税、差役、战争折磨的相对平安的生存环境。历史也证明,这个地方自治的政策,也确实给那之后世世代代的土家人提供了相对和平稳定的生活底盘,也使他们得以相对较多地保留本民族的古朴民风。所以才有“千年一柱天下太平”的说法。
  
飞水寨旁边,就是“飞水”——“芙蓉镇大瀑布”。
  
远望去,瀑布分作两级,白亮亮的水帘,倾泻而下,声如雷鸣,气势豪壮。沿着栈道,下到悬崖底部,走到第二级瀑布的后面,但见水流如幕,垂帘而泻,雪雾迷蒙,飞珠溅玉,哗哗泄流之声,如雷贯耳。
  
有人写诗赞曰:“动地惊天响如雷,凭空飞坠雪千堆,银河浩瀚从天落,万斛珍珠处处飞。”芙蓉镇被称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正源于此。
  
大瀑布,不仅给芙蓉镇增添了人间美景,也让它被氤氲水汽滋润得晶莹玉润,生机蓬勃,灵气洋溢。
  
大瀑布往西不远,走过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栈道,可以到达一条长长的风雨连廊,站在连廊尽头,才发现,酉水漫漫,环绕芙蓉镇,绿水环山,山清水秀。
  
河上船只,来来往往。有货船,也有游船。
  
古时候,这里就是永顺县的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称。在此上岸的商贩,自然要经过镇里的五里青石板长街。那条长街,才会人流汹涌,商铺云集。也正因为此,芙蓉镇才会有“酉阳雄镇”、“小南京”的美誉,名列湘西四大名镇之一。
  
连廊下面,有一渡口,许多游览完芙蓉镇的游客,正在排队,等候登船。游船直达两个渡口,一个,在河对岸,游客上岸,可以去另外一个景点游玩。一个,在瀑布积水形成的湖面对过,游客上岸,可以去芙蓉镇其他区域继续游玩。泛舟酉水的游客。可以尽情欣赏,欣赏山岩上连绵层叠的吊脚楼,欣赏高挂悬崖的瀑布,欣赏青绿澄明的湖水,欣赏绿水环绕的古镇,欣赏风光旖旎的酉水两岸。
  
我们一行十八人,没有坐游船,而是沿着著名的五里青石板长街,返回了芙蓉广场。还没到芙蓉广场,就听见鼓声“咚咚”,乐器齐鸣,歌声悠扬,同行的一位女士告诉我,“广场里的表演开始了。”
  
果真如此,“摆手台”上正歌舞齐动。台下,已经坐了很多人,个个仰着头,兴致勃勃地观赏。有些人,举着手机或者相机,在专心拍照。我们赶紧走过去,坐在木条凳上,细细观赏。
  
一群土家族男孩儿,身披棕衣,头戴稻草帽,草帽上,朝天竖着用棕榈叶拧成的草辨。他们青春洋溢的肢体,随着原始古朴的音符,欢快舞动,一个个,活力四射,热情奔放。他们,时而全身抖动,时而走起醉步,身体左右摇摆,头摇肩抖,最后,集体跪拜,同时,高声呐喊,喊出的声音,我们也听不明白,应该是土家语。整个舞蹈,大概是复原土家族远古祖先打猎祭山神的景象,再现祖先“天人合一”的精神诉求。这应该就是著名的“茅古斯”舞。
  
换了一个节目,一群土家儿女,表演本民族含蓄美好的婚嫁习俗。新嫁娘,身穿红衣,头披红纱,身材曼妙,宛若天仙。又上来一群武士装束的男孩儿,表演大气磅礴的《溪州血盟》的历史传说。
  
中间,还穿插了独唱。男孩儿,声音浑厚而有磁性,极具穿透力。女孩儿,莺啼燕鸣,婉转悠扬。
  
最后,所有演员上台,又邀请了台下观众,众人围拢一起,转着圈儿,跳起了“摆手舞”。群舞动作简单,却整齐协调,欢快祥和。不管是演员还是受邀的观众,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
  
这微笑,充满着愉悦,充满着幸福,也充满着自信。这微笑,让我想起了在五里青石板长街上看到的正宗“刘晓庆米豆腐店”那位满脸微笑的女老板,想起了坐在街巷石阶上笑意里蕴含慈祥的土家婆婆,想起了在风雨长廊上满脸青涩却笑意盈盈地回答我的问询的年轻保安。
  
活在当下的芙蓉镇人,生活得和平、安宁、富足、快乐。《芙蓉镇》电影里,当年王村人脸上的恐惧、无奈、愤怒、狞笑、仇视,已经荡然无存。
  
今天的芙蓉镇,以它古朴的民风民俗,以它檐牙交错的吊脚楼群,以它的大瀑布和绿水青山,以它崭新的时代风貌,笑迎八方宾客。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253 用户总数
  • 36510 文章总数
  • 145017437 浏览总数
  • 0 今日发布
  • 2317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本站VIP,全站资源任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