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雪时节,天空无雪降落,有那么一点遗憾。
年少时我就对雪情有独钟。喜欢雪的洁白无瑕,喜欢雪的优雅灵动,喜欢雪的轻盈曼妙,尤其喜欢一个人临窗赏雪,看雪花在空中舞动身姿缓缓飘落的唯美姿态,看大地、山川、树木、房屋纷纷披上一层洁白亮丽的雪衣,那一片纯白的雪景如诗如画,美若仙境。
我所居住的南方小城,不是每年都能等来一场雪。有时越是盼望,雪越是姗姗来迟,或是干脆不来,就像今年此时,大雪时节将至,修水仍未见半片雪花的影子。
翻开微信朋友圈,看见一位开民宿的女孩分享了一组雪景图,是庐山下雪了。照片中的“庐山小院”、芦林湖、牯岭街、含鄱口在茫茫白雪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别致、清寂和美丽,让我心生向往。
记得七月带着女儿和侄女在庐山度假,我居住在名为“庐山小院”的民宿中。院内的老板告诉我:“待到下雪的时候一定要来庐山,你可以赏雪、踏雪、滑雪,拍几张雪景的美照,庐山的雪景可是一绝,千万别错过了。”
终究是要错过。疫情阻碍了我前行的脚步,此刻的我只能望“雪”止渴了。就如人生的许多事,总会因各种缘由错过奔赴和抵达的时间。错过赏雪可以期待来年,但有些事错过了便是一生,唯留遗憾在心底。
雪是自然界的精灵、天使的化身,是天地间最纯净的事物之一。我时常以为,雪或许是通晓人性的,它不像雨降落时,滴滴答答响个不停,扰得人彻夜难眠。雪的天性就像一个温柔又贴心的女子,它总是会在寂静的夜里,踏着轻柔的步伐悄然而至,不会惊扰任何人的梦境。当然,它的飘落无声让一些极度爱雪的人深感遗憾,因为无法在第一时间欣赏它在空中飘舞的姿态。
雪花是六角形吗?我没有亲眼看清楚过。每一次落雪的时候,我都会摊开手心试图接住那美丽的雪花,仔细去辨认它的形状,却总以失败告终。一片一片雪花飘落在温热的掌心上,即刻会融化。看来想要细赏它,或把它留在我的掌心,终是难以实现的梦想。
二
与雪有关的诗词,大多文辞清丽,意境悠远,唯美动人。
喜爱柳宗元笔下的《江雪》,尤其是后面一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描述了一位年老的长者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虽然画面幽冷孤寒,但若细品,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诗人那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的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没提到“雪”字,却将雪花轻盈洁净、美丽高贵的姿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恍若雪花飘落在眼前。
东晋谢道韫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名声鹊起,成为一代杰出的女诗人。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会让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乡村落雪之夜的画面,寂静纯朴的山村中安静地坐落着一个又一个的小屋,屋内的灯火散发着昏暗的光芒,而雪花则在屋子的窗外簌簌不停地落下,灵动唯美极了。
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我都喜欢看到大片大片的雪花在空中洋洋洒洒地飘落,总觉得那时的雪下得最为畅快淋漓,就像我们唱一首歌一样,有轻柔婉转时,也有高昂激烈时,高潮部分才最动人心弦。
第一次读到李贺的“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时,我着实吃了一惊,因为我的名字就叫“琼芳”,不知爷爷给我取名时,是否受了这诗的影响呢!诗中的“琼芳”用来比喻雪花,或许这就是爷爷给我取此名的初衷吧!雪花代表的是洁净无暇,相信每个女子都希望自己的一生如雪花般洁白优雅、美丽温婉、不染尘埃。每当我如此思索的时候,唇间会泛起一丝微笑,觉得爷爷真是一位读过诗书的人呢!
现代诗歌中抒写雪花的,我最喜欢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每回读的时候,都会想象自己幻化成了一朵轻盈美丽的雪花,在空中自由、快乐、尽情地飞扬、飞扬、飞扬,无拘无束,无牵无挂,飞向自己心中向往之地。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千年前白居易落笔写下这首诗时,他的内心一定对好友刘十九思念至极了。落雪的夜晚,适合独坐窗前,翻阅旧信、思念旧友、回忆旧事。如若有能幸在落雪之夜见到旧日时光里的挚友,与挚友一起在屋内围炉取暖,温一壶淡酒,品味一首诗,再欣赏欣赏窗外飘落的雪花,岂不是人生一桩美事?
三
少女时代爱读《红楼梦》,书中第四十一回里妙玉“煮雪烹茶”,算得上煮茶中最为风雅之事。
妙玉是一位秀丽脱俗、冷艳清高、极致聪明的妙女子,名字妙,人更妙,她懂得借助天地间最美的意象来赋予茶独特的魅力。她用冬天在梅花上采摘的且珍藏了五年的雪,煮成“雪茶”,以招待黛玉、宝钗,据说此茶清香扑鼻,既有清茶的甘醇,亦有梅花的清香。
关于煮茶,那时的我只知道煮红茶、绿茶、花茶,第一次知晓还可以用“雪”来煮茶,这颠覆了我之前所有的认知。
某年初冬之夜又读到林清玄的散文《煮雪》,文中讲述了一个极度浪漫的传说——住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张嘴说话都能结成冰,听的人只能把结成的冰带回家慢慢烤来听……
不得不佩服林清玄那丰富的想象力,他联想到了爱情,他说恋人间的甜言蜜语要用烛火再加一杯咖啡来煮,不会醉得太厉害,还能维持一丝清醒;又谈到遇到各种性格的人说的话结成的冰该用什么火去煮,如大火、文火、烈火,至于不喜欢的人说的话结成的冰可随意弃之;若失恋就等冰雪尽熔时放一把火把雪烧成另一个春天。
如果这传说是真的,我倒希望自己就是住在北极的幸运之人,或许可以免去人生很多的烦恼呀!
随着时光的推移,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多,我发现古代很多文人都喜爱煮雪烹茶。陆游在《雪后煎茶》中写道:“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白居易喜欢茶,他饮茶十分精致,对茶叶、水、茶具和煎茶的火候等,都特别讲究。他烹茶喜欢用山泉,但最爱的还是雪水,他曾写过一首抒情诗:“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
明代高濂在《扫雪烹茶玩画》一文里写道:“茶以雪烹,味更清冽,所为半天河水是也。不受尘垢,幽人啜此,足以破寒。”雪本就是至寒之物,居然可以破寒,有点不可思议。
想起小时候堆雪人、打雪仗等玩雪之事,双手总是冻得红通通。但是有件很奇怪的事,如果我用雪不停地在手上搓揉,手掌会越来越发热,不知是否也算做是“破寒”呢。
煮雪烹茶,这茶到底是何滋味?真想等个雪天,取些花瓣上的雪,或是未落地之雪,放入纯净透明的玻璃杯中带回来,以雪水煮上一壶好茶,与好友一起细细品尝。
四
踏雪寻梅,是文人墨客们喜欢的诗意与浪漫。
在凌冽的寒冬里,凯凯白雪和傲霜红梅两者皆有才更具韵味,“有雪无梅”或是“有梅无雪”,总会令人心中生出些许遗憾。漫漫风雪中,百花皆已凋零,唯有梅花“凌寒独自开”,不畏雨雪风霜,此等风骨与傲骨怎能不使古今文人墨客们惦念呢?
遥想千年以前的孟浩然,骑着毛驴在灞桥畔踏雪寻梅,他的浪漫诗意情怀连李白都赞誉有加,曾有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若说踏雪寻梅,最好是在大雪纷飞时,约上三五好友,相邀去人迹罕至的山谷中,或去高山丛林处,或去驿外断桥边,寻觅梅花的身影。
还记得2020年底,修城下了一场大雪。那日,微信群里的文友们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喜,将一张张美丽的雪景照片分享至群里,后来有人提议到修城周边的山林去踏雪寻找梅的踪迹,文友们纷纷赞同。
于是,我们驱车来到修城最偏方向的一处山林。下车后环顾四周,好一个白茫茫的世界,目光所及之处的山川、树木、浮桥皆被大雪覆盖。我踩着脚底下厚厚的白雪,咯吱咯吱的声音在山林中清脆地回荡着,这样的声音让我有种穿梭回归童年的错觉。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中跋涉,尽情观赏山林中的雪景,一边寻觅那冷香的影子。有人问,不知道今天能否幸运地遇见红梅呢!在我们快要失望的时候,忽然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清香迎风袭来,那香味清雅芬芳、与众不同,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是梅花的香味”。
那淡淡的香气如同一根看不见摸不着的线,牵着我们往更深的山林去探寻。花香越来越浓郁,芬芳的花香似乎充盈了整个山林,偌大的山林深处,竟有千株梅花傲然绽放,壮观的景象令我惊喜和震撼。
从远处望去,红色的点点梅花在白雪的衬托下尤为美丽惊艳,这让我想起了曾经观赏过的中国画,当然实景比国画中的雪与梅可要生动多了。近看每一朵梅花上面都覆盖了些许洁白的雪,像是披上了一件轻盈靓丽的白色外衣,红梅与白雪相互映衬着,说不清到底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似乎谁缺了谁都会变得孤独与单调。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置身于漫天大雪之中,最能深刻理解这首诗的精神内涵。此时有文友诗兴大发,作了一首《雪中赏梅》分享到微信群中,诗歌语言婉转、清丽脱俗,有雪花的轻盈,亦有梅花的清香。
我们不知停留了多久,只感觉丝丝寒意从脚底升腾,似乎在催促着我们离开。我赶紧拿出手机,拍下无数张雪中红梅的美照,然后轻轻地折下一枝梅花,打算带回家插入花瓶之中水养几日,让梅花的香气充满我的小屋。
回程的路上遇见一关卡,我们只得停下车,询问后方知疫情再次爆发了,小城又要开始封控几日。几名戴着口罩、身穿志愿者服装、袖中戴红袖标的疫情工作人员伫立于茫茫大雪中,忙着登记来往车辆人员信息、测量体温、发放口罩,他们无暇拂去纷纷扬扬飘落在他们发间和衣服上的雪花了。
车子再度发动时,我回首望了望在大雪中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心中顿时生出丝丝暖意和感动,他们就如我们此行踏雪寻找的傲雪梅花啊!他们不惧风雪严寒,默默无私地守护着城市和人民。疫情三年虽然圆满划上了句号,但那些为疫情防控坚守在一线的感人故事会被人们永远记住,那迎风傲雪的梅花精神永远值得歌颂与传承。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