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可以说是集贤哲智慧之大成,录大化道韵之精华,读之将心如日朗,胸若海阔;抱笔而眠、诵文而行者,多怀有经天略地之才,旋乾转坤之能,一旦青云路通,必能荷江山社稷之重!
东汉的桓荣,年轻的时候,遭遇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他与同族的一个叫桓元卿的人,同处于饥寒困境之中,但是,桓荣却依然读书不辍,习诵如常,元卿便常常讥笑他说:“饱暖都无暇自顾了,还一本正经地读书,真是自讨苦吃,白费气力哟,天下乱糟一团,读书有啥用啊?”
对于元卿的话,桓荣一笑而已。他在跟随九江朱普学习期间,刻苦自励,15年没有回家。因为穷困,常常为佣以自给,但他穷且益坚,学问至臻,终成一代名师。60多岁的时候入朝,深得光武帝刘秀的敬厚,官拜九卿之首的太常和太子之师少傅,赐以辎车、乘马。为了激励自己的学生,在一次聚会中,他指着车、马和印绶说:“今日蒙受国家如此的器重和恩惠,这都是凭借了古人的道妙和智慧,大家一定要相励共勉啊!”
这件事传到了桓荣的家乡后,元卿惭愧地对人说:“我真是没有见过世面啊,哪里会料到读书能得到这样大的好处啊!”
西汉的朱买臣,家境贫穷,却对书情有独钟,虽然都已是40岁的人了,还是一个落魄儒生,但他依然酣乐于习诵,穷理以致知。家里的生计,常常要靠他到山里砍柴以维持,而他荷薪行走的时候,总是把书系在扁担上,一边走,一边诵读,旁若无人一般,其所过之处,总有人背后讥笑他是书痴,甚至有人挖苦说:“书中能读出油盐酱醋茶吗?”他听后,也只当耳旁风吹过。
然而,面对人们的讥笑嘲讽,他的妻子却受不了啦。有一次,夫妻二人去街市卖柴,朱买臣挑柴在肩,口中却念个不停,妻子看到满大街的人都像看耍猴一样地看他们的热闹,就劝他停下来,他不但不听,反而声音更大。回家后,妻子提出了离婚,朱买臣竟然非常自信地对她说:“你别看我是个穷鬼,自有飞黄腾达的时候,我50岁必富贵。”妻子愤愤地说:“像你这样的人,只有饿死在沟壑的份,哪里会有你妄想中的富贵!”最后,妻子还是离他而去。
后来,朱买臣以读书人的身份,在会稽郡当了一名差役,随上计吏进京汇报工作,巧遇汉武帝的近身之臣、同乡严助。严助见他谈吐非凡,便荐于武帝,后来他深得武帝的赏识,治国安邦,可谓是一代能臣,官至位列九卿的主爵都尉……
书不薄穷贱之人,亦不厚富贵之人,唯有刻苦自励、学而不弃者,方得其精髓,孕其瑶华!一旦胸有珠玉,何愁生命不灵光四射?所以,读书求进之人,得到的应该是尊重,是敬慕,是扶持,而不是讥笑和打击,因为你不知道在日后的岁月,他们将成就什么雄业伟绩!年年春风得意的蒲柳,或许会嘲笑霜欺雪压的松柏,但是,蒲柳只能为薪为柴,而松柏才是庙堂之材啊!
读书人,就是成长中的松柏!
莫讥读书人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