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典籍>论语宪问篇第五章深度赏析?

论语宪问篇第五章深度赏析?

《论语宪问篇》第五章经文是:

南宫适问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

这章经文中。南宫适用通过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感化身边的人,进而感化天下的人,不仅可以身安,而旦可以获得天下。禹和稷就是例子。靠自己的武功和武力来征服别人,不仅会失去天下,而且性命不保。羿和奡就例子。

孔子很赞成他的观点,并用这个是君子啊来肯定他的说法。

论语一句赏析…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觚,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容量3升,一说是2升)
觚不觚:觚不成其为觚。形容似像而又不像的意思。
我们知道,早在孔子之前,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符号体系就已存在,只是由于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支撑,使得这一体系十分松散、很不牢固。而儒家的所谓“建构”,就是要以“仁学”的价值观念来支撑“礼乐”的符号体系,以克服“礼崩乐坏”的局面。针对当时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孔子曾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的慨叹。在他看来,“觚不觚”这类表层符号的混乱,意味着“君不君”、“臣不臣”等等深层价值观念的动摇。因此,他竭力主张以“正名”的方式来重新整顿价值观念和符号体系,并理顺二者之间的表里关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论语中的一句话赏析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1.这里孔子很明确地道破诗用,所谓:兴、观、群、怨指人的感情和情绪,而事父、事君则指诗的社会功能,但主要还是抒发人的感情与情绪。
2.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实际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3.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根植于中国古代特有的解释学传统,理解这一命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把它纳入审美诗学的轨道,看它如何体现了中国古代意识审美的自觉,而是应该植根于更广阔的思想文化背景和更大的解释关联域中,找出它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传统的关联,以及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影响和深层动力。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把“人”和“世”放在重要地位,表现出对语言的高度重视和矛盾态度,其目的主要不在于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特征的理解,而在于以形象譬喻引发义理,求得作者与读者用心之相通,并通过学诗来提升人的精神,以达到礼义教化和人格培养的目的。这种解诗的态度和方法对中国古代诗学的解释学传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孔子提出“诗可以兴”的命题,把诗看成是人性教化和人格修养的根本,不仅是因为“诗”可以让人学会运用、象征性语言艺术,学会用譬喻,“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语言来解释世界,学会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类比联想,而且还在于这些方法和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在于提升人的精神,以达到礼义教化和人格的完成。 “诗可以观”,那就是孔子要求其弟子通过诗的学习,观时代之风俗,观他人之心志,起目的是提高自己。以“观”的心态和方法来看待诗,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体察作者之用心,从中生发出新的意义和解释。 再看“可以群”和“可以怨”。孔子言“群”,除有维护氏族和宗族成员关系和谐的意义外,还可以把“群”看成是君子必须具备的一种道德修养。比如,孔子言“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就是把“群”作为一种君子美德来提倡。《论语》中所谈到的“怨”和“可以怨”的诗,也大多平和温婉,具有讽谏,规劝和协调氏族宗族成员关系和情感的意义,其目的仍在于完善和培养人的道德情感。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242 用户总数
  • 35436 文章总数
  • 142384492 浏览总数
  • 38 今日发布
  • 2262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本站VIP,全站资源任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