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典籍>过秦论是古代典籍吗(过秦论古代文化常识)

过秦论是古代典籍吗(过秦论古代文化常识)

过秦论古代文化常识

1、原因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原文简介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   3、创作背景   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表象,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当时,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也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   4、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少即以育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见用于汉文帝,力主改革,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因当时长沙王不受文帝宠爱,故有被贬之意)。后改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自伤无状,忧愤而死。

过秦论古今

1,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动词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使动用法: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吞二周而亡诸侯;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序八州而朝同列

2,一词多义 : 制 、亡 、利 、固 、度

古今:橹、河、山东、于是、以为

3. 通假:从、衡、景

等等

过秦论的朝代

主旨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

《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

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是汉代

选自《新书校注》,作者贾谊,西汉洛阳人,西汉最初政评家,文学家。过秦论一共有3篇。

过秦论史料运用

1、牖

音you,三声,窗户的意思。先秦不说窗,只说牖。贾谊过秦论有“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段玉裁注《说文》:“在墙曰牖,在屋曰窗。”

2、跣

音xian,二声,赤脚的意思。跣足,即赤脚。跣脚,就是赤足。古代的跣足,与礼仪有关。比如祭祀,就不许光着脚,要有敬意。而着急见某人,跣足而出,可见爱才亲士。

3、蓊

音weng,四声,茂盛的意思。由草木引申到人家。朱自清《荷塘月色》“蓊蓊郁郁的”。

4、羼

音chan,一声,比喻混杂的意思。本义为牛羊杂居,引申为掺杂、掺混。

5、紬

音chou,读二声时可做名词,同绸,一种粗绢。读一声时做动词,则是抽丝之抽义,引出端绪的意思。现引申可用于搜集史料、编写书籍等。

6、蜼

音wei,三声或四声。三声时为笔画之意,四声时本意指一种动物,即长尾猴。体形较大黑色。脂胭斋甲辰本侧批:蜼,音垒,周器也。

7、宸

音chen,二声,本义为屋檐,引申为屋之大者,再引申特指帝王住处,瑞引申特指帝王或与帝王相关的事物。如宸极,喻帝王,指北斗星。宸翰相当于说御笔。

8、莳

音shi,一声,栽种的意思,常用于莳花艺草。本义侧重于移栽。音shi4时,用于“莳萝”,古代香料植物,即今小茴香。

9、罽

音ji,四声,本义指鱼网,后来指毛毡或毛毯之类织品。

10、罥

音juan,四声,大政方针为捕鸟之网,后指悬挂,缠绕。杜甫诗:“高者挂罥长林梢。”罥烟眉指眉毛像一抹轻烟悬浮于额头。

11、褕

音yu,二声。美衣曰褕。掌管钗钏褕沐的,应该是小丫头。一本作“钗钏盥沐”,盥义为洗手。上下文似更通。

12、黹

音zhi,一声。指古代针线活,如剌绣、缝纫等女子家务工作。属于女工之一。

13、帑

音tang,三声,国家藏财物的仓库,也指国库钱财,也指包银子的布囊。后家宫中所藏叫内帑。

14、乩

音ji,一声,表示通过占卜问吉凶的一种方式。叫扶乩,也叫扶鸾。

15、参商

shen,一声; shang一声。参与商皆古二十八宿之一,两星不同时在天上出现,常用以比喻亲人不相见。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此处说宝黛二人“略无参商”,指和睦欢洽而无丝毫隔膜。第十五回说“性情参商”,应该是性情大不相同。

16、悒

yi,四声,表示忧愁的样子。

17、藜

音li,二声,本义为一种蔓生植物,可以作野菜。近藿,故合说藜藿,指粗劣的食物。其茎制作手杖叫藜杖,动词说杖藜即拄着藜杖。用藜藤编成床叫藜床。燃藜图的典故是西汉刘向寒窗苦读的故事。六朝无名氏《三辅黄图·阁部》所载故事:“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拄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人乃吹杖端烟然(燃),因以见面。授’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

18、饧

音xing,二声,糖变软叫饧。各成的面团变软也叫饧。眼饧骨软,这里的饧即软,表达的矇眬欲睡的状态。饧眼也说两眼饧涩,指眼中无光,昏昏欲睡。软糖也叫饴糖,也叫饧,读时通糖音。

19、翥

音zhu,四声。本义为振翼而上,高飞。

过秦论的特色

《过秦论》是贾谊的代表作,是古典文学中脍炙人口的政论作品之一,是史论中的珠玑。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都把它用作权衡文章高下的标准,“卓荦观穷书,著论准《过秦》。”(晋左思《咏史》)“笔外纵横,实天下之奇作。”(宋范晔《狱中与诸外甥书》)由此可见,《过秦论》的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杰作。

  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极力形容秦国累代之强,非山东崤山以东诸国所能敌;及始皇益强还灭六国而统一天下,其势力之雄,防卫之固,真可谓“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为了突出秦国的强大,“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又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同时还有许多著名的谋臣策士和军事将领为六国出谋划策、八方联络、统兵打仗。然而这样的势力在秦国面前竟不堪一击,“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在忙碌与闲暇的对比中,秦国的强大已显得凛然不可逼视。文章在写陈涉之前极力排抑极力写他的地位微末,不足挂齿:“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的小人物,率领着一帮“疲弊之卒”竟把“威振四海”的秦王朝搞垮了。这就是说,不是因为陈涉有什么奇异的神通,而是秦王朝在攻守之势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继续行暴政而不施“仁义”,以致民心尽丧,他自己已经外强中干,成为腐尸朽木了。通过对比映衬,非常有力地强调了行“仁政”以安民的作用,为汉武帝,也为后世的人们揭示出了惨痛的历史教训。

  青年政治家贾谊把他改革时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说服汉武帝实施正确的政策上,因而在文章中倾注了他全部的政治热情。字里行间,仿佛感到作者心脉的搏动,见到作者那种英气勃勃,挥洒自如的自我形象,读来如浩浩之江河,沛然而下,使读者不自觉地顺着文章的波澜浮沉,并为他的雄辩所折服。为了做到这一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上段里的“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意思都一样,说了四遍;下段里的“御宇内”、“亡诸侯”、“制六合”、“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意思也差不多,说了五遍,但毫无堆砌呆板之感,相反,它加强了文章的气势。如果只留下一句而删掉其他,那么读起来感人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此外,作者还善于使用大量的铺排,大量的夸张渲染。“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气势何等壮观!“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精神多么振奋!整篇文章如同惊涛飞瀑,一倾而出,不可阻挡。

  贾谊是汉初最富辞采的辞赋家。这篇文章不是赋,然而在语言上却具有赋的某些特色,如文章大量使用对仗句型、排比句法,形成一种自然流畅、明快而错落有致的抒情节奏,读起来铿锵有力,富有音乐感。骈句的使用突破了“四六”句型,有的字数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时又将骈句包含于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不仅不单调而且还增强了语势。若干对偶句形成一组排比句,排比句之间又巧妙地运用虚词相关联,辗转成文,连贯而下,犹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使文章气势贯注,雄浑有力。表现出贾谊驾驭语言的高超的艺术技巧。

过秦论中的文言常识

于在古代文言文当中含义比较丰富,但它都是介词。可以翻译成:在,比,对于,从,把等。

过秦论文学文化常识

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不施仁义。贾谊表达的观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个结论存在局限性,毁灭的原因还有秦的暴政,如《陈涉世家》介绍的暴政,焚书坑儒等等。

过秦论的文言现象

      过秦论中抱怨的意思:报仇

出处:《古文观止》作者贾谊

     《过秦论》是汉初“过秦思潮”诸文章中当之无愧的千古名篇。它的上、中、下三篇,全面深刻地从不施仁义、秦二世和子婴之过几个方面总结了秦亡的教训。从宏观看来,其核心观点和论证过程可谓客观公正。

《过秦论》文化常识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横” )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通“亢”,高 )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242 用户总数
  • 35436 文章总数
  • 142344012 浏览总数
  • 38 今日发布
  • 2262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本站VIP,全站资源任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