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学著作
是《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汉族军事著作的精华。注重军事史学也是汉族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古代武术小说
武术家范克平写的小说有《太乙履水攻》《梅花隐形针》《五毒断魂手》《阴阳五行手》等
中国古代武学
、西周春秋战期 祭祀:兵舞、帗舞、羽舞、皇舞 巫礼:兵舞、帗舞 驱疫 教育:舞《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舞》 贵族弟舞《云门》、《咸池》、《韶》、《夏》、《濩》《武》 宴享:弓矢舞 鲁雅舞:《象箫》、《南龠》舞 二、两汉期 1、雅乐舞:主要用于祭祀 2、俗乐舞: 郊祭乐舞、兵乐舞、朝贺宴乐 舞四夷乐: 东夷乐执矛舞 西南夷乐执羽舞 西夷乐执戟舞 北夷乐执干舞(兵舞) (1)武舞 剑舞 棍舞 刀舞 干舞 戚舞 (2)文舞 袖折腰舞 掌舞 盘鼓舞 三、魏晋南北朝期 宫廷舞: (1)清商乐舞 汉民族传统民间乐舞称谓 《白纻舞》 《垂手》舞 《明君》舞、 《巴渝舞》、 《公莫舞》、 《铎舞》、 《鞞舞》等 (2)胡舞 主要指西北少数民族舞蹈 《竺乐》印度传乐舞 《龟兹乐》自新疆龟兹带乐舞 四、唐期() 宴享宫廷舞 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曲、歌舞戏、百戏 (十部伎于庭备外曰燕乐伎二曰清乐伎(亦名清商乐)三曰西凉伎四曰竺伎五曰高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安伎八曰疏勒伎九曰康伎十曰高昌伎 )、 燕乐:四部乐舞:《破阵乐》、《庆善乐》、《景云乐》、《承乐》 清乐:《白纻舞》、《巴渝舞》、《拂舞》、《前溪舞》、《鞞舞》 西凉乐:代表舞蹈《狮舞》 竺乐:佛教乐舞 康乐:称胡旋舞疾转风转圈舞 立部伎《安乐》:城舞 《太平乐》:五师舞 《破阵舞》 《庆善舞》 五、唐期() 1、健舞 《剑器舞》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2、软舞 《绿腰舞》 《春莺啭》 3、唐代曲称曲属宴乐重要组部 ()散序器乐演奏主; (二)序(拍序、歌)歌唱主; (三)破全曲高潮舞蹈主 著名曲《霓裳羽衣舞》、《踏金莲》、《玉树庭花》等 4、民间俗乐舞: 《面》(《兰陵王入阵曲》) 《拨》 《踏摇娘》 5、崇仙舞蹈: 《四菩萨舞》 《五狮舞》 《竺乐》 《云韶乐》 6、队舞: 《菩萨蛮队舞》《叹百队舞》 六、两宋期 队舞:队弟队每类十独立队舞 曲歌舞:《太清舞》、《渔父舞》、《花舞》、《剑舞》 七、元明期 1、赞佛乐舞《十六魔舞》 《昂鸾缩鹤舞》 2、仍采用文舞武舞两类 3、明代雅乐舞:用九奏三舞三舞《平定舞》、《抚安四夷舞》、《车书同舞》九奏用队舞结束宴舞队《诸朝舞》、《队舞》等 4、明代宫廷舞蹈见于明代些刻本插图比《唐诗艳逸品》独舞者《太妃全传》梅妃惊鸿舞等 八、满清期 1、清代宫廷舞 干戚曰武功舞 羽龠曰文德舞 祭祀初献武舞 亚献终献文舞 2、队舞乐:庆隆舞(蟒式舞 玛克式舞) 世德舞 德胜舞 瓦尔喀部乐:东部少数民族(属于真)乐舞 朝鲜乐: 蒙古乐 部乐 番乐:藏族乐舞 廓尔喀部乐:今尼泊尔乐舞 缅甸乐 安南乐:手执采扇舞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息若存希望灭
古典武学百科全书
醉拳
空明拳
太极拳
蛤蟆功
狮吼功
小无相功
凌波微步
北冥神功
六脉神剑
如来神掌
亢龙有悔
九阴真经
古代武学书籍
“武经七部”应为“武经七书”。《武经七书》又称《武学七书》,简称《七书》。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收录从先秦到唐宋间七部重要兵书,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李卫公问对》、《尉缭子》、《三略》、《六韬》。
中国古代武术著作
《中国功夫》(外宣版)一书已于近期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先父王广西生前所著。书中广泛探讨了中国武术发展概况、武术流派、武学境界、哲学基础、武术特点、兵器等问题,此外武术与养生、武术与文学影视等亦有专门论述。该书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审定,中英文版同步发行,是我国首次用于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的武术专著。
中国武术,古称“拳勇”、“技击”,民国时又叫“国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一道的体现。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汇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等诸多理论,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中国武术浸润着民族的性格气质,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搏击之道的独特悟解。它讲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它不仅仅是博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也不是力气与技法的简单结合,它饱含着哲理,深蕴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运动形式诠释着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追求那种完美而和谐的人生境界。
科学地阐释中国武术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文化工程,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早在20世纪初叶,唐豪先生和徐震先生就力排众议,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时至今日,尽管武术界的整体面貌已有一些改观,但武术研究的现状与武术发展的现实相比,依然显得比较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来文人大多不屑或不能为之,二是武林中人又因文化素养等种种原因而难以为之,于是就留下了这么一块荒僻的研究空间。这或许是一种幸运,但父亲王广西则视之为挑战,尽力而为,不敢稍存懈怠之心。父亲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学风厚重,在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文学和佛学研究的同时,也在武术文化研究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
父亲对武术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父亲自幼体弱,屡患大病,几次险些不治。后来在祖母鼓励下,父亲开始练拳,以健体强身。在习武的同时,父亲开始着手搜集中国武术流派的资料,四十多年来已经掌握了1000多个武术流派的传承资料,迄今为止整理问世的仅有200多个。父亲曾表示要将其全部整理出版,然而这项工作还未完成,父亲就匆匆离去。这不仅是父亲人生的一大憾事,而且也是中国武术文化研究的一大损失。
20世纪80年代末,父亲应朋友之邀撰写了《中国武术与武林气质》(1990年,郑州版)一书。该书论述了中国武术原理、武学境界、武林人物的性格气质与历史地位以及武术与宗教、与秘密社会、与气功养生、与现代人生、与武林文学等诸多关系,是第一部从文化、历史角度探讨中国武术与武林气质的专著。出版后引起较大反响,受到广泛好评,至今仍是众多武术文化研究者必读的经典之作。其后,父亲又先后应邀出版了《中国武术》(1996年,广州版)、《中国拳》(1999年,郑州版)、《功夫——中国武术文化》(2002年,台北版)、《中国功夫》(2006年,香港版)等专著,对中国武术文化进行了更加深入、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这些著作都兼具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不仅是武术文化研究者的参考书,也深受普通读者的喜爱。父亲笔下所写,与其说是武术,倒不如说是某种生命体验。在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两种绝对相同的生命体验,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父亲所着意探索的,乃是那无数生命体验所昭示的某种人生境界和哲学层面。对于我们民族而言,这种人生境界和哲学层面也许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生命的最后两年,父亲把全部心血投入到《中原文化大典·武术卷》的编著工作中。中原武术博大精深,资源极为丰富,但似乎从来没有人对其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整理,更缺乏学理层面上的文化阐释。从这种意义上讲,这部《武术卷》可谓历史上的第一次,带有某种开创性。该《武术卷》的核心是解析文化中的武术,阐释武术中的文化,而不是像一般拳书那样,以介绍套路技法为主。其编撰原则是:立足现实,追溯历史。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论从史出,侧重文化。当然,书中也酌情收录了一批经典性的拳谱拳论,力求以古代的刻本或抄本为底本,以再现中原武术的历史原貌。
在披阅大量史料之后,父亲发现了三种与中原武术密切相关的历史现象:一是中原堡寨,二是武举制度,三是清真寺。其中,中原堡寨现象向来无人道及。治史者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人了。武举制度和清真寺与中原武术的关系,似乎也从来无人提及。父亲在书中对上述三种历史现象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引起论者注意。
2008年春天,《中原文化大典·武术卷》编著工作完成。应五洲传播出版社和高磊先生邀请,父亲开始准备《中国功夫》的写作工作。父亲当时还兴致勃勃,准备再好好写一本武术文化研究的著作。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命运会如此残酷,2008年5月20日清晨7时许,父亲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无奈之下我只好勉为其难,将父亲生前的一些研究成果加以整理为此书,并增补了当代武术发展部分。如果父亲还在,那么奉献给读者的应该是一本十分精彩的力作。
中国武术浸润着民族的性格气质。它不是力气与技法的简单结合,它饱含着哲理,深蕴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科学地阐释中国武术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文化工程,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
古代武学典籍
自从有了中国人就有了武术,中国人存世多久,武术就有多久(至少5000年了)。春秋战国、唐宋、明清以及近代等时期是武术大发展的时代。历史上有很多武学典籍都失传了,现存武术理论著作则主要集中出现于明代及以后。有口号曰: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古代武学著作有哪些
少林七十二绝技介绍
一、拳法
1、少林罗汉拳:罗汉拳和金刚掌同为少林入门功夫,但修习到高深境界,最普通的拳掌亦能成为最厉害的武功。正印证了“大智若愚,无巧不拙”的千古道理。
2、光明拳:当年五大门派集会黄山,我佛光明拳在天都峰大展神威,夺得“天下第一拳”美誉,可惜如今已不幸失传。。。。。。
3、闯少林三十三路神拳:罗汉堂专研。
4、偏花七星拳:绝招是“七星聚会”。罗汉堂专研。
5、左右穿花手:罗汉堂专研。
6、少林双圈手:罗汉堂专研。
7、大摔碑手:罗汉堂专研。
8、波罗密手:又称少林风云手,罗汉堂专研。
二、掌法
09、大力金刚手:金刚掌是少林寺基本武功之一。般若堂专研。
10、般若禅掌:有“少林第一掌”之称,般若堂专研。
11、韦陀掌:有“灵山礼佛”、“恒河入海”等招数。般若堂专研。
12、少林神掌八打:有分解掌、封闭掌、裂心掌等八种。般若堂专研。
13、千手如来掌:般若堂专研。
14、大慈大悲千叶手:般若堂专研。
15、少林龙旋掌:般若堂专研。
16、少林散花掌:掌风推动落下的花瓣攻向敌人。类似于“飞花摘叶”的功夫。
17、少林握石掌:即少林绵掌,轻轻握石而化石为粉。
18、一拍两散掌:般若堂专研。
三、指法
19、澄静指:以静制动,后发制人。达摩院专研。
20、摩柯指决:绝招是“三入地狱”。达摩院专研。
21、去烦恼指:绝招是“无忧无虑”,达摩院专研。
22、多罗叶指:十指轮弹,如波罗花绽开。达摩院专研。
23、无相劫指:佛家无色无相的最高境界。达摩院专研。
24、拈花指: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状。达摩院专研。
25、大智无定指:源自《大智度经》,达摩院专研。
26、一指禅功:被称为“少林第一指”,能隔空伤人。需有深厚的铁指禅劲功夫为基础。
27、铁指禅劲:一指禅的基础内功,练到登峰造极时五指可随意插入石碑之中。
四、抓法
28、少林十三抓:摹仿“龙蛇虎豹鹤猿鹰”等十三种动物的形态创出的一套轻灵翔动的抓法
29、寂灭抓:般若堂专研。
30、因陀罗抓:般若堂专研。
31、少林虎爪手:般若堂专研。
五、擒拿手
32、拈花擒拿手:戒律院专研。
33、龙爪擒拿手:共三十六式。戒律院专研。
34、十二擒龙手:戒律院专研。
六、剑法
35、达摩剑法:著名剑招有“一苇渡江”等。达摩院专研。
七、刀法
36、菩提刀法:菩提院专研。
37、破戒刀法:名为破戒,即是大开杀戒,因此这套刀法全是攻势,狠准威猛。
38、慈悲刀法:名为慈悲,即慈悲为怀,这套刀法招式柔和,没有杀招,与破戒刀相反。
39、燃木刀法:菩提院专研。
八、杖法
40、伏魔铲法:般若堂专研。
41、普门杖法:戒律院用来惩戒触犯寺规的弟子的一种杖法,招式巧妙,临敌时总能招招命中对方。但威力一般。
42、大文殊杖法:菩提院专研。
43、达摩八法神禅杖法:掌门人专研。
九、棍法
44、小夜叉棍法:绝招是“维护众生界”,源自《维摩经》。罗汉堂专研。
45、少林双截棍:罗汉堂专研。
46、醉八仙棍法:少林十三棍僧发明的棍法,必须似醉似醒,半醉半醒,才有最大威力。
十、身法
47、蜻蜓点水轻功提纵术:少林僧提着水桶过河时使用的轻功。
48、九图六坐像身法:打坐也是身法?嘿嘿,少林弟子有五十四种打坐姿势,每种都可静坐十二个时辰,那是无法想象的,又有谁能捉摸出这套身法的高深?
49、大挪移身法:脚不移身不动,就可平地挪后数尺,避开敌人的攻击。
十一、内功
50、阿罗汉神功:练到高深境界有五百罗汉众生相。罗汉堂专研。
51、降龙伏象功:练到高深境界可施展“佛门狮子吼”。般若堂专研。
52、心意气混元功:又称“少阳神功”,达摩院专研。
53、菩提心法:练到高深时心如明镜,诸邪不侵。有化毒的功效。菩提院专研。
54、达摩闭息功:戒律院专研。
55、金刚不坏体神功:各院堂首座专研。
十二、特殊武功
56、十八手罗汉神打:从九图六坐身法中演化出的一套武功,若与九图六坐身法配合使用,招式奇异,往往出乎对手意料之外。
57、少林怀心腿:绝招是“佛在心头”,达摩院专研。
58、如影随形腿:达摩院专研。
59、罗汉夺命枪法:罗汉堂专研。
60、大韦陀杵:般若堂专研。类似于一种锤法。
61、毗卢鞭法:戒律院专研。
62、少林鸳鸯枕:特殊的暗器功夫。菩提院专研。
63、少林童子功:少林各项高深武功的基础,亦有对敌招式。
64、少林铁帚功:看门弟子扫地时练的武功。这也是少林绝艺?别小看打杂的弟子,少林寺藏龙卧虎,曾有扫地的老和尚沉叶和尚成为当时寺中第一高手呢!
65、如意缩骨功:少林弟子能够逃脱捆绑,遇难化险,全靠这套功夫。
66、少林破衲功:又称少林铁袖功,即挥动衣袖迎敌。
67、袈裟伏魔功:少林高僧任何物品都可作兵器。必要时挥动布满真气的袈裟为武器,另有超乎寻常的威力。
68、定珠降魔无上神功:以一百零八颗念珠携带无上真气飞出攻敌,有毁灭性的杀伤力。
69、杂阿含功:有谁能一人兼修七十二绝艺?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若能精研杂阿含功,对各种武功往往能触类旁通,事半功倍。曾有少林前辈同时兼修
十三种绝艺,就是因为专研杂阿含功的缘故。可惜现已失传。
十三、阵法
70、少林金刚伏魔圈:达摩院长老专研。
71、一百零八大罗汉阵:罗汉堂专研。(已失传)
72、十八小罗汉阵:罗汉堂专研。
以上七十二艺今已大多失传,目前硕果仅存的有十七项绝艺。
少林经文
达摩易筋经:镇寺之宝。
达摩洗髓经:镇寺之宝。
太虚真经(练气):各院堂首座选修。
太玄真经(练神):各院堂首座选修。
空明真经(练精):各院堂首座选修。
杂阿含经:藏经阁主修。
波罗蜜多心经:藏经阁主修。
少林寺除了有七十二项绝艺的武学书籍外,更是佛学祖庭,有为数众多的佛经禅律,如《摩柯僧祗律》、《大孔雀经》、《维舍论经》、《菩萨经》、《释迦经》等等。少林寺藏经阁还有一部鲜为人知的《龙泉百炼决》,记录了铸造各种利刃刀剑的法门。
以下是部分少林武功的出处,若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翻阅一下。
大力金刚手《大金刚经》菩提心法《菩萨戒经》
光明拳《大光明经》去烦恼指《未曾有经》
般若禅掌《大般若经》杂阿含功《杂阿含经》
拈花指《礼真如经》摩柯指决《摩竭经》
慈悲刀法《佛本行经》十二擒龙手《五龙经》
普门杖法《首楞严经》大智无定指《大智度经》
因陀罗抓《西天论经》无相劫指《虚空藏经》
一拍两散掌《涅盘经》波罗密手《波罗蜜多心经》
古代武学著作推荐
无论什么拳,都不能自学。
形意拳是典型的内家拳系统,训练体系几乎都是自重体系锻炼,这个词我也不知道说的贴切与否,就是形意的基础训练几乎完全用自身体重的重量来训练基础,也就是说站桩。形意站桩,先练浑圆桩,再练三体式。这两个动作很简单,但是看书自学是绝对不可能学会的!
俗话说,真传一句话。但是这简单的一句话,谁也不会白白告诉你的。只有付出一定代价,由师傅手把手教给你。自己照书学,第一伤身体,极易损伤膝盖,第二得不到关键诀窍,白白浪费时间。
说回来,那些武术家的书有没有用呢,有用!但是不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人学。很多书都是武术家到了一定程度后,才写的。相当于博士级别的总结,没有基础的人看了也看不懂。一个松腰落胯就搞不懂了,怎么站桩。这些书都是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才能看。不要相信武侠小说的情节,通过一本秘笈就能炼成武功。过去的高手,都是由师傅教出来的。
再说,武术的特点是,摆脱人正常的动作习惯,用一种特殊的肢体动作来提高搏击的威力。这种特殊肢体动作体系是不可能一下速成的,要一点点提高。很多武术家著作里面的内容和照片,都是人家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没有基础的人也根本做不到,直接找着照片站三体式,根本都是错的。
知乎里有形意的高手。有需要私聊我。
古代武术书籍
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中国武术教程》体育院校教材,是根据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建设的总体目标,即逐步建立适应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21世纪、能反映当代体育科学技术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材体系的精神组织编写的。《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套路)》是由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编写依据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和武术研究院组织制定的武术(套路)教练员岗位培训大纲,邀集当今富有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教练员、教授、专家共同编写而成。是把运动训练学,解剖学,综合而成。《太极拳全书》(本书汇编了顾留馨、傅仲文、徐致一、郝少如、孙剑云各派名家著作)《随曲就伸一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采访了很多不同流派的太极拳名家,从专业到民间,运动员到传统武术大师。
《中医基础理论》里面没有太极拳,但是太极拳的很多内容都来自于中医理论,如果要理解气,经络,就一定要理解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