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典籍>古代德育典籍(我国古代德育思想)

古代德育典籍(我国古代德育思想)

我国古代德育思想

德育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民族或文化中演绎的轨迹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我们做粗线条的描绘,德育的历史形态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习俗性德育

习俗性德育是在学校教育产生以前存在于原始社会中的德育形态。

从总体上看,原始社会的德育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在原始社会,维护氏族、部落的团结或存在是整个社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道德教育作为调解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成为维护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时的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并具有人人参与的全民性。第二,在原始社会,由于劳动、生活、教育是一体的,道德教育以培养年轻一代对神灵、首领的虔敬,对年长者的尊敬,对氏族与部落的责任的理解,对原始宗教仪式的掌握,以及形成其他社会习俗所鼓励的道德品质等为主要目标。因此,德育是在习俗中存在并以习俗的传承为主要内容的。如儿童通过日常生活以及参加宗教或节庆的仪式、歌舞、竞赛等形式接受道德教育。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希腊人歌颂诸如虔敬、好客、勇敢、节欲、自制等品德,而其中最受重视的是虔敬和孝顺。

我国古代德育思想有哪些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三大特征如下:

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例如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

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墨子则从“兼爱”的立场出发,提出了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三大施政纲领,把教育当作使社会走向安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例如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但他对教育的必要性的强调却是和孟子相同的。

3、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将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例如周朝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春秋战国以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似乎更加强调德育的重要,但同时,人们也并没有放松对知识教育的重视,是反对偏执一方,主张德育和智育并重。

我国古代德育思想核心

教育。教育者只有能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才能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的接受道德说教,并主动转化思想。因此做到教育中的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是德育教育的必要前提和重要途径。为了有效的推行自己的道德主张中国古代教育家都很重视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我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五个基本特征

古代儿童公育的内容:

生存教育、做人教育、宗教和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教育。

特征:

①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虽然简单,但却多样;

③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④儿童教育的手段是言传身教。

我国古代学者关于德育的论述

所谓“德”,即为德行,品德,德育。论述德,方以德考虑,对人以德报怨,人在做事和学识等上要德才兼备,当为人处世要以德为先,不能道德绑架。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在这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对于人的道德教育、伦理规范的养成方面的内容尤为丰富。

历朝历代,大到国家君王,小至平民之家,无不重视自身以及子孙后代对伦理规范的学习和养成。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风家训中蕴含的教育思想、传承至今的孝悌文化、诚信观念一直影响深远,这些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挖掘和思考。

我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发展

一、孔子“性相近”

“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天性是非常接近的,后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后天的教育使人变得千差万别。这一思想为孔子“有教无类”教育平等、教育普及的观念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天性的接近,所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孟子“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有四个善端:仁义礼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扩充善性,培养自己的善性。

三、荀子“性恶论”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认为人的天性是本恶的,这种恶的天性导致了“争夺”“残贼”“淫乱”的不良社会风气,因此教育应当要“化性起伪”,改变人不良的先天本性,强调后天的良好因素的影响。

四、墨子“人性素丝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认为人如一块白布,放到的青色的染缸之中就变为青色,放于黄色染缸就变为黄色。墨子十分强调后天因素对人的重要作用,环境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发展。

五、韩非子“性恶论”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韩非子认为人都有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的特性。而韩非子认为要改变人之绝对“性恶”,唯有借助法制教育,强调严刑峻法,以法律手段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不至于做出一些不良行为。

六、董仲舒“性三品说”

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品:“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之人凌驾于“中民”之上,天赋着“过善”之性,无所谓教育与培养问题。“斗筲之性”之人,其品性与行为的倾向为叛逆奸邪,无法导之以礼、劝其向善,只能通其“禁、防、诛、讨”,制止其为恶。“中民之性”之人则是教育必须关注的对象。因“仁贪二气,两在于身”,实施教育与否,结果必不相同,为此,应通过教育的奖善禁恶,引导他们朝善的方向发展。

七、王充“性有善有恶”

王充认为每个人天性之中都有三种成分:正性、随性、遭性。正性:“正者,禀五常之性也。”“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社会人应具备的五种道德品质。随性:“随者,随父母之必屯。”是受父母影响的结果,属人性的祖先遗传方面。遭性:“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 母亲怀孕期间,母体内以及受外界环境不良刺激的影响,使胎儿各种不良。而一个人的天性是由这三者的综合作用导致的,与此同时,王充还特别重视胎教和儿童的早期教育。

八、韩愈“性三品说”

韩愈认为人性有三品:“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这一思想继承了董仲舒的思想,但略有不同。他认为上中下三种人都是可以被教育的,“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下之性畏威而寡罪”,即“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即上者可以被教育,而下者可以用规章制度进行约束。

古代德育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中国古代教育以德育为核心素养是:

在中国古代,自有学校始,在初入学阶段(即小学)首先强调的就是德行教育。即以道德来教养贵族子弟,教会他们一些道德行为准则。到了孔子时期,德育被放在突出位置。具体表现在:孔子对君子强调三方面的修养要求,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三方面的修养都必要,但最注重的还是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

道德教育有其过程,首先是提升道德认知水平。要能分清善恶与是非,进一步形成道德信念,再进一步转化为道德实践。孔子认为,德育过程最重要的还在于行为实践。他观察当时社会,感到“知德”的人很少,‘“好德”的人也少,能按道德信念去实践的人更少,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缺乏道德的状态,因此需要提倡道德教育。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与“仁”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一些道德修养应当遵行的基本要求,即德育原则。

立志,孔子认为,人不应该以当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对未来的精神上更高的追求,要有自己的理想,他引导学生立足现在而面向未来,确定以仁道为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克己,在社会人际关系中,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是个重要的道德问题。孔子主张应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仪与仁义的规范。一个人能克制个人非分的欲望,限制对私利的无限追求,不因为利己而损人以至损害社会利益,这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的规范,达到仁这一最高的道德要求。

力行,道德教育要培养德行。德行就是道德体现于行为,其中有知的问题(团道德认识问题),也有行的问题(即道德实践问题)。孔子提倡“力行”,相对地更重视道德实践。他要求言行一致, 认为言行不一致的人, 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中庸。人的行为不一定都合乎道德准则,常有做得过分的时候,或者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孔子认为强调“中庸”,做事最好是恰到好处。孔子认为待人处事都要“持中道,勉不足,戒有余”,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

内省,孔子认为,不论道德认识或是道德实践,都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他主张内省是日常必要的修养方法之一-,并在孔家私学中推广。内省是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内省之后,如果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就增强了道德行为的信心和勇气。内省的范围很广,各方面的行为都有必要依靠内省的方法来帮助修养提高。

改过、孔子认为,不存在不犯过错的圣人。人非圣人,即使是君子,要一贯正确也是不可能的,难免也要犯错误。加强道德修养,正是为了减少错误。人不能杜绝一切小错误,但应力求不要犯大错误。人会犯错误是客观存在的,孔子认为正确的态度是重视改过。首先是认识错误,不要掩盖错误。犯错误是一时的,能正视错误,公开改正,会受到大家的尊敬。所谓“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有过不改,才是最大的过错,会妨碍自己的道德修养。综上可见,中国古代教育以德育为核心。

古代德育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为主,文化知识教育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行,忠,信是德育内容。孝,悌,信,爱,仁亦皆为伦理道德。

我国古代德育思想思维导图

1.加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导向的现代化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一方面要围绕德育教育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引进更多的专业性高素质的德育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师,并对初中学校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引导他们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注重教学理念的研究和创新探索,深入系统地分析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以及和学科教学方面的融合机制,搜集更多的经验和做法等,从而更好地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化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围绕学科教学针对如何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进行目标体系的创建分析,从而确保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更好地加强立德树人相关理念的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提升。

2.加强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全面渗透并注重形式的创新。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身的一言一行带动和影响学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表率,同时要注重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避免单一地进行机械性知识讲解,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内涵丰富的教学形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的难点或重点内容,选取合适的题材利用多媒体视频等载体进行展示相关的内容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引发他们深度思考。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法、思维导图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以及游戏教学法等不同的方式,结合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从而赋予灵活的教学形式,进一步调动学生德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更多的立德树人新知识和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加强家校互动。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刻加强个人自律,注重自我激励、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鼓励学生自主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对自身的错误等及时提醒和纠正,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等加强相关的典型宣传教育,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德育熏陶,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等,更好地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载体等构建家校互动的良好氛围,更好地通过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家校协同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

此外教师还应当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将德育教育通过多元化的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来进行理念和知识的实践应用,通过身体力行进而感同身受。当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等进行正面的积极反馈,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与支持,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自信,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和方法,在与他人的交流以及自主实践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德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我国古代德育思想的特点

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到知识。

5、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6、不耻下问:提倡人人好学虚心求教。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不为不知: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的基本素质。

扩展资料:

孔子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逐渐衰亡,新兴封建制度逐渐兴起的历史过渡时期,他是这个过渡时期的过渡人物。孔子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当时比较开明的奴隶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前进的倾向和要求。

孔子出生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少也贱”,长期生活在下层人物中,了解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同时,他又有与当权者交往的机会,进可为官,这就是孔子既忠君又爱民思想产生的原因。

孔子出生的鲁国是当时文化的中心,周朝的典章制度在鲁国保存得最完整,孔子自幼受到西周文化熏陶,因而对周礼非常熟悉和钦佩,“吾从周”便是他发自内心的活语。

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赞赏“重民”、“利民”思想的原因。孔子适时开办私学,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当时传统的古代文化,将诗、书、礼、乐等经典纳入他教材范畴,对我国文化教育影响很大,这些,都形成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认为孔子的教育作用观就是“教育是和政治分不开的,教育工作就是政治工作的一种形式”、“孔子之努力于教育,也就是为培养自己的实力,作为政治资本,以便更有效地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基于这一目的,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把教育和人口、财富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242 用户总数
  • 35436 文章总数
  • 142382850 浏览总数
  • 38 今日发布
  • 2262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本站VIP,全站资源任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