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典籍>对道家思想的理解

对道家思想的理解

道家思想说到底也是对心的一种磨炼,一种感悟,通过修行感悟,克服心中的欲,以无欲思人,人生,人性,乃至整个世界,通过此使心灵思想升华,无欲则高,克服了欲,就能看得高,看得真,看得远,大抵也就是这些吧

道家的哲学思想能带给我们些什么??

方法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客观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政治论: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有则寓言:庄周梦蝶。
有种境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有种道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有种态度:曳尾于途中。
有种存在: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有种享受:天籁。
有种观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有种认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有种感悟: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有种追求:《逍遥游》
道家哲学理念:《老子》里讲:道可道,非常道;《庄子》里说:道不当名。是一种浑然,是绝对自由。

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出自己的感悟……

这个是我自己写的关于我自己对于道家的体悟,是我的小论文。你自己看一下吧,改一下怎么样都能用了。如果你对于道家感兴趣的话,不妨读一下相关的书籍啊,对于整个人生观都有不小帮助的,祝你新年快乐。


法存于道,有归于无


在中国五千年漫长的历史古道之中,始终并列着三架马车——儒教,道教和佛教。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各自独立,互为补充,不断的充实和深化着这个古老民族的思想。


    儒家作为历史的主流思想,持续了近两千余年,以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思想方式激励着后来者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进着。然而,没有人能够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进取。对于个人如此,而纵观整个中国的历史,从来都不缺少经济和文化的高低起伏,一言以蔽之,就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果说儒家作为“有”的话,那么道家则或多或少的扮演着“无”的角色。有无相生,高下相迎,中国的历史就像是这样的一个大大的太极图,在两条太极鱼的相互交融之下日臻完美。


    道家思想,“无为”二字一直贯穿这始终,道家把“道”解释为天地之间万物的规律,万物因之而生,自觉或不自觉的遵循着“道”永不停息的运转着。而“道”作为之中说不清,道不明,没有实体,却又真实存在的东西,以至于老子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因此在五千字的道德经中,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一句玄之又玄的开场白,作为了这部惊天动地典籍的开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也就是说,“道”这样的一个东西,是无时不刻不在变化,发展着的。


    道家反对人对于自然与社会的干扰,甚至于认为正式由于有了圣贤,因此才会导致了这个世界的不断堕落。“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因此,道家本身也反对所谓的圣贤,反对著书传道。其实,若不是骑青牛的老子出函谷关时被太守伊喜留下,拗不过留下五千字道德真经之后扬长而去,恐怕道家一门就会就此湮灭于百家争鸣的声浪之中了。


    但是,同样的,我们说历史的巧合往往是一种必然。道家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里,没有出入将侯的富贵,没有纵横捭阖的游说,没有金戈铁马的征伐,更没有争锋相对的辩论。道家“处”的是“无为之事”,“行”的是“不言之教”。但是却也正式以这种寂静无声的方式“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了。诸子百家仿佛一颗颗璀璨的流星拖着闪亮的尾翼划过天空;而儒、墨、法则仿佛日月一般在高悬天空,光芒万丈;道家是什么?道家没有光芒,道家正式那整张天幕,漆黑无光,藏在“无”中。但是,会有谁看不到他?


    道论与政治哲学


整篇道德经,随处可见辩证法的思想。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要去树立榜样,不要去产生分化,这样就不会产生人民的欲念。然后施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让人民收饥饿贫乏困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把一切可能造成分化的因由消除,让一切都处于最初的混沌之中,达到一种“小国寡民”的状态,大家都生活在属于自己的狭小圈子里,于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认为这样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最原始,也最贴近于天道的状态,也就是归真返璞。


    这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化的社会形态,因为在那个时代,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宽泛的社会关系,导致了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老子所处的历史时代是悲剧的,他极力的反对战争,他认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战争对于国家和人民的伤害绝对是不止与当时那么一点的,还会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造成影响。“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老子认为军队是凶器,圣人是不会拿他来管理国家的。而阶级和国家作为凶器的服务对象,产生源头也就无怪乎老子要摒除掉它了。由于人生和历史的局限性,致使老子本人不可能看得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人类生活的改善和促进。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和道家学派的“无为”观念对于后世的政治仍然有着重大的影响。


    所谓的无为而治,并不是大家什么都不做等着天上掉下馅饼。而是当权者不去干扰人民的生活,干扰的越少越好。放任人民自己去生息,去发展。而当盛世大成之时,人民们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百姓皆谓我自然)。他认为这样的当权者就是一个明君,因为这样的君主是遵循着“道”在治理这国家的。这里的君主,是处于人民之下的,盛世由他创立却不据为己有,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拥有这如此辉煌的功业,却不不恃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这样的君主才是真正的圣皇。回想一下,尧、舜不都是这样的人吗?


    距离老子最近的例子,就是汉王朝。汉高祖刘邦在乌江逼死项羽之后,建立了汉朝,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数百年的战火极大的消耗了生产资料,以至于高祖自己的坐乘之中连四匹纯色的白马都找不到。窘迫到如此,汉朝初期的政治纲领也就真好适用了道家的施政纲领,“无为”而治,修养生息。也正是高祖时期定下的基调,才有了后来的文景之治,也更为后来武帝开疆扩土,长途奔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反观汉朝之前的秦朝,执法严苛,国家对于人民的生活有着太多太多的桎梏和干扰。政令一条一条的传达,如山一般的积压在劳苦大众的身上。而秦王朝的君主,却掌控着社稷神器肆意妄为,高高的立于宇宙之上。当这种差别产生之后,人民仰望你的荣华与尊贵,自己的一切所得却都供帝王一人享乐,而人民却过着疾苦不堪水生火热的生活。试问,待到民不畏死之时,那些严苛的法律还能有什么用?须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拒之?


    道论与人生哲学


治国的人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或者说,他们的地位和价值不应该体现在他们享有多么尊贵的地位,拥有多么奢华的生活,把持着多么重大的权柄。“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也就是说越是有才能,有力量的人就越不应该彰显于外。这衍射到我们个人的身上则是一种虚怀若谷,上善若水的心境。


在道德经的哲学中,我们姑且构建出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他“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善于通过细微的变化来判断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有着高远的志向却不表露,有着渊博的见识却不彰显。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温兮其若浊——欢喜的时候要象冬天过冰川那样,犹愁的时候不要让大家都受到感觉,俨时要象客人一样,涣时象冰将化水,仁厚象朴素的旷野心怀若谷,平静时却似很纷乱。这样的一个人,在平时把自己放在比别人第一等的位置上,而在人民危难时刻,却敢于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是正因为他“外其身”却使其“身存”;正因为他“后其身”却使其“身先”。当天下大定,盛世将至的时候,他却功遂身退。


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在他人看来很矛盾,但在老子辩证的哲学观下,确实真实存在的。而在现实中,其实我们可以很简单的找到类似的人物原型,陶朱公——范蠡和帝王师——张良就是这样的人物典型。他们都是在乱世之中彰显,而在安逸之中急流勇退,以弱胜强辅佐君王的官位不可谓不高,俸禄不可谓不厚。但是在他们看来却是举重若轻的,得之若轻,失之若轻。而正式他们的归隐也就恰恰保全了他们自身。文种和范蠡一起作为国之重臣,却终于被逼自刎;淮阴王韩信不可谓不嚣张,但是功高震主的代价是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道家人生哲学的精明正在于此。


道家思想,在从老子以后,又经过了庄子、韩非等大家的发展,有的不断传承,有的却又自成一派,但是归根到底,其中思辨的精辟理论和精妙的哲学理论历经了五千年的洗涤之后越发耀眼。在古时的读书人手中,不会缺少四书五经,但是也同样不会缺少《庄子》。在那个时代里,正是道家的思想给予了那些想李白和苏轼一样没落的读书人一处获得安宁、聊以慰藉的圣地。现在的世界,人们的生活节奏更是越来越紧凑了,在某些时刻,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休息一下;在人们争抢拼搏,为鸡毛蒜皮头破血流的时候,稍微退后一步是不是会有更好的效果呢?从“无”的角度观察“有”,用“无为”的哲学来看“世界”,由道寻法,这种辩证的思维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242 用户总数
  • 35436 文章总数
  • 142347562 浏览总数
  • 38 今日发布
  • 2262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本站VIP,全站资源任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