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国学>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应该说孔子本人生在世上并无过错,而且他本人也没有著书立传,肯定没想过对后世的影响,只是经后人发展利用,逐渐形成一套影响力巨大的儒家思想体系。而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的功过之争,自古至今,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都是对儒家思想持否定的极端表现。也是对知识分子极端不尊重的时代。曾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既然要评价孔子思想,必须知道孔子的主张及历史作用。大约在中国的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东西方世界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文化井喷及百家争鸣现象,形成人类文明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观。所诞生的思想巨人非常多,最具代表的如:西方的苏格拉底(以下简称苏氏)、东方的孔丘、释迦牟尼等人,其思想及教育理论也都能穿透时空,深刻的影响着现代的东西方社会。那个时代,古希腊城邦林立、东周也是列国纷争,人们在为财富进行着激烈斗争的同时。又渴望获得和谐、美好,因此苏氏和孔子思想的诞生土壤极为相似,那么主张、行为也就极为相似,都是顺应潮流,想把人们从这种道德沦陷、物欲横流的纷乱状态中解救出来,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秩序。因此分别成就了东西方伦理学、道德学的人文思想的基石。苏氏和孔子都主张人本位,以人为本,注重对伦理、道德的讨论和研究,主张德行一致、社会和谐。孔子主张的仁、义、礼、智、信更是高度浓缩了他的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精华。苏氏和孔子都终生为真理奋斗、奔走、不畏权贵、积极评击时政、教育并激励青年有为,未及著书立传就去逝,其思想及行为都由弟子记录传承并光大。都有著名的传承弟子,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孟子-朱子。纵观历史,无论是苏氏还是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世界上,肯定是最出类拨萃的,分别为西方罗马帝国和东方汉唐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为社会和谐和人类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不得不仰视。观古知今,当今世界所推崇的西方式竞争观念。在追求金钱、美女、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却沦陷了道德及伦理。和那时的希腊列邦、东周列国何其相似。然而,没有放之四海、万古皆准的真理,即使科学定律、程序函数也有运行环境或必要条件,苏氏和孔子理论也不例外,在创建人类伦理次序、道德观念、社会和谐等美好局面的同时,却无法压抑人类竞争、自私的一面。这种理论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必将导致重文轻武、重和谐轻竞争的社会局面,就为那些重武轻文、重竞争轻和谐的国家提供了发展机会。十八世纪的西方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丹麦,十九世纪的德国、日本,二十世纪的美国等都是典型的竞争型国家,在打破和谐后,从竞争的实践中获得成功。这不能不让我们警惕和深思啊!!=============================================本人认为:不读《论语》,不足以论孔子,不解《春秋》,不足以论中华。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孔子思想的功远大于过,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当然,中华文明在近代的衰败除了地缘等因素外,不能排除孔子思想的负面影响。现代中国处在一个竞争的世界之林,我们要在融合贯通西方现代科学思想、竞争哲学思想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孔子及更多的古代思想家的建立的智慧宝库,树立中华的崛起的信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我们从先哲的思想中汲取营养吧!参考资料古希腊哲学、论语、世界通史等

后世影响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早最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 哲学上的贡献《易》是大道之源, 是中国哲学之源.《汉书》记《易》之由来,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阶段;周文王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是第二阶段;孔子作《易传》是第三阶段.《易传》的基本特点是,绕开卜筮, 阐发易理.《易传》中运用和阐述的一些基本范畴,命题,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如: 阴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合思想等等,发现了自然界,社会领域及思维领域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创立了君子时而中,过犹不及,通变动成,中庸成道等原则,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运动过程的思想.从礼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辩正回归的轨迹.二.教育上的贡献孔子时代, 教育与学术由官府垄断, 提出有教无类的旗帜,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选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 将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育.孔子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教育对象则有教无类;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采用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式,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重视德育,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提倡教师以身作则,师生教学相长;端正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要求弟子学以成才,学以致用.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看来,仍与东西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合.三,文学上的贡献孔子修《诗》,正《乐》.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乐经》失传.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三千余篇,孔子删除其重复的,选取其可施于礼义的,形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诗经》文本.孔子还对《诗经》的主旨,作用和若干篇章作了重要解说.《论语》中就有很多记载,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更是最近发现的孔子诗论文献.孔子对《诗经》的解说, 涉及到文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各个层面,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理念,对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孔子整理的《诗经》和孔子的诗论,就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四,史学上的贡献孔子是我国第一部史书《春秋》的作者.《春秋》是鲁国编年史,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鲁国历史.孔子修《春秋》,是有感于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出于拨乱反正的政治目的而作.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正义治史精神.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五,政治上的贡献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礼记〉孔子的政治思想,从仁者爱人出发,以恕为手段,坚持以人为重, 实行仁政德治, 始终将社会的公正,秩序,诚信和人与人的和谐摆在第一位.孔子认为,为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提倡选贤与能, 贤能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主张为政以德,宽猛相济,德主刑辅.孔子认为德治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法治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德治优于法治德治是以民为本的政治.德治要求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反对苛政虐民,主张厚施薄敛,使民以时,因民之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242 用户总数
  • 35436 文章总数
  • 142379635 浏览总数
  • 38 今日发布
  • 2262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本站VIP,全站资源任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