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
包括经史子集:
经部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
史部包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
子部包括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著述及部分佛教类、道教类、古代小说等;
集部包括楚辞、汉赋、骈文、唐宋诗词、元曲、历代文集等。
“国学”一词究竟出自哪里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思想统治领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道互补,但其它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道家、名家、墨家、农家、释家、耶教、回教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所以,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尤其令人感叹的是:尽管儒家的宗师孔子、孟子、苟子都大力提倡仁义,尽管道家的宗师老子、庄子反对仁义,但后世在儒学独家垄断文坛时,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美学总是奄奄欲绝,了无生气;异端的道家学说一旦抬头,整个文坛马上就活跃起来,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美学马上欣欣向荣。儒家和道家这种奇妙的相克相生的关系的确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