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国学>括号教学设计(集锦15篇)

此组别内的文章

需要支持?

如果通过文档没办法解决您的问题,请提交工单获取我们的支持!

括号教学设计(集锦15篇)

括号教学设计(1)【教材与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4页例3及相关内容。2、教材简析: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增加试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4、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5、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学生分析】在算式10—2+3上学生可能不知道怎样才能先算加法,这时通过让学生思考在算式中添加适当的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教法和学法】关于教法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关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的.主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过程】(一)预习旧知(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利用课件动态展示例3的情境图:出示10个五角星,先减去2个,再剪去3个。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回答:还剩几个五角星?(设计意图:通过两次剪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3、通过动手操作或画图,确定解题思路。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画一画,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第一种:先减去两个五角星,再减去三个五角星,最后还剩几个五角星?第二种:先算出一共减去多少个,再计算还剩多少个?(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与画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4、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首先请学生列出第一种算式:10—2—3=5,其次提出要先算“一共剪去几个”,再算“还剩几个”应怎样列式?学生回答:10—2+3学生思考讨论,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能先算2+3吗?(设计意图:围绕“10—2+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5、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提问: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如—○□()等。(2)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和简洁性。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提出()这个数学符号,并板书:小括号(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教师将小括号添上,提问:你能说说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学生回答(4)总结提升:明确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的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并通过交流比较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按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三)达标测评,巩固提高1、完成“做一做”2、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3、专项练习。(设计意图:通过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从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四)盘点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括号教学设计(2)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添括号法则。2、应用:能熟练地按要求正确地添括号。(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归纳、对比知识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由去括号与添括号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可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四)美育渗透点去括号与添括号对立统一,表现出数学的和谐美。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比较、发现法。2、学生学法:练习→添括号法则→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添括号法则。2、难点:括号前添“-”号的添括号法则。3、疑点:按要求添括号(即把具有某种特征的项放入括号内)。四、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归纳添括号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方式完成。六、教学步骤(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法则,根据上节所学的去括号法则,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下列几个问题。(出示投影1)把下列各式去括号1、(1) ; (2) ;(3) ; (4) 。2、请你说出去括号的根据是什么?学生活动: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的学习都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共同订正。【教法说明】上述题组让学生独立完成,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去括号的知识,去括号后,学生再回答根据是什么?是渗透给学生做数学问题要有理有据。(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师:上面是根据去括号法则,由左边式子得右边式子,现在我们把上面四个式子反过来,可以怎么样?(学生回答)[板书]师:上面四个式子由左到右是添括号的过程,你能发现添括号的法则吗?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学们互相叙述,补充和纠正,语言较通顺后举手回答,师生共同补充纠正。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并板书:[板书]添括号后,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师:谁能分析一下,上述法则中“添”,“各项”,“不变”,“改变”是什么含义。按法则添括号多项式的值改变吗?学生活动: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后,再指导学生回答。【教法说明】添括号法则的发现与总结,让学生观察、讨论得出,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可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法则得出后,让学生自己分析法则中的关键性词语,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巩固法则:(出示投影2)下列各式,等号右边添的括号正确吗?若不正确,可怎样改正?(1) ;(2) ;(3) ;(4)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后抢答,并互相更正。说明:学生回答完后,利用活动胶片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如(1)小题中括号内“ ”把“+”移走改为“-”,“-6”中把“-”号移走改为“+”号。师提出问题:通过上组练习添括号,请同学们思考易出错的地方及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错误?学生活动:思考,也可同桌互相磋商后,再回答,学生找出的答案可能不全面,教师再做适当的归纳和补充。【教法说明】此组题目的训练,目的是把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都显示出来,以便引以为戒,为以后正确解题做好准备。师:我们添括号时,一定要细心,括号内的各项“变”还是“不变”取决于括号前添“+”号还是“-”号,“变”是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变,“不变”是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下面我们做几个题,来检验一下谁细心、认真,不出错误。(出示投影3)例4按下列要求把多项式添上括号。1、 ; 2、①分别把每个多项式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②分别把每个多项式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同时指定四个学生在黑板上完成,要求速度快的学生完成后与黑板上的解答对照,是不是一致,如不一致,观察是谁的错了,错在何处。师:通过上例分析,添括号与去括号一样,都是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看成一个整体。【教法说明】添括号法则归纳后,又把易错的地方以判断、改错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练习意识到哪里爱出错,这样学生独立完成例4时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再与黑板上的解答相对比,既可以发现自己解答的错误所在,又可以发现对方的错误,强化了添括号时注意的问题。变式训练:把例4提出的解题要求改为:①分别把每个多项式的后两项放入括号前面带“+”号的括号内。②分别把每个多项式的后两项放入括号前面带“-”号的括号内。说明:利用复合胶片把例4的两个问题变换为后面两个问题。学生活动:一个学生叙述,其他学生观察,教师板书第1题题解。[板书]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同桌同学互相评判,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做好及时反馈和回授。师提出问题:通过上面例题发现从左到右是添括号,而从右到左是去括号,很显然,添括号与去括号正好是相反的两个过程,怎样检验添括号是否正确呢?学生思考回答。(可以用去括号检验)【教法说明】添括号一般要按要求进行,通过变式训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按要求添括号的方法。(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4)1、在等号右边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1) ; (2) ;(3) ; (4) 。2、在多项式 中添括号。(1)把四次项结合,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2)把二次项结合,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3)把含 的项结合,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学生活动:1题学生观察,一名学生口述,其他学生加以更正;2题部分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组同学互相交换评判。【教法说明】上述题目是为了巩固本节内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体现民主意识。(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出示投影5)1、把下列各式写成两个二项式的和(或差)(1) (写成和); (2) (写成差)。2、把多项式 写成两个多项式的和,使其中一个不含字母 。3、每一个学生自编一个三次四项式,然后同桌同学交换,把后三项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学生活动: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l、2题,然后同桌同学互相勾通解题过程及结果,3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按要求编题,编完后,同桌交换解答。然后选几名代表叙述他们启编及解答过程,师生分析评判,正确的加以肯定,错误的加以更正,同时老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解答给予鼓励。【教法说明】本组题是在巩固题组的基础上加以变式的题组。要明确按什么要求添括号。1、2题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再做适当的变式。通过自编题目的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在编题时,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开放性意识。(五)归纳小结师:1、添括号法则。2、回顾“添”,“不变”,“变”的含义(“添”是添上括号和括号前的符号;“不变”是指括号里各项符号都不变;“变”是括到括号内的各项符号都变)。3、添括号是否正确可用去括号进行检验;去括号是运算的需要,添括号是适用代数式的变形。去括号与添括号应用比较广泛,必须认真掌握。七、随堂练习1、填空题(1) ;(2) 的相反数为______________;(3) ;(4) ;(5)若 ,则 ;(6)在① 与 ,② 与 ,③ 与 ,④ 与 中互为相反数的组数为____________组。2、把下列三项式写成单项式与二次式的差(1) ; (2) 。3、不改变多项式的值,把多项式 中的二次项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把一次项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内。八、布置作业自己编两个多项式,并且自己提出添括号的要求,然后按所提要求解答。【说明】因课本上的练习题目,基本上都穿插在课上完成,自编题目更可以检验对本节内容的灵活掌握情况。九、板书设计去括号与添括号括号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小括号,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小括号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二、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学情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4页例3。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基础上学习的,并且学生具有一定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改变式题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教学方法情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4+3+3=3+4+9=9-3-4=10+5-2=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找这四道题的运算规律。二、探究新知(一)学习导入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在白板上先出示10个五角星,先拿走2个,再拿走3个,让学生观察,积累经验。(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道题吗?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设计意图:用富有童趣的剪纸导入,从连续剪五角星的情景引入,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三)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师: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又减掉3个?还剩几个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代替五角星摆一摆吗?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解决呢?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思路?思路1:先算出减去2个后还剩多少,再算从还剩的里面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思路2:也可以先算两次一共剪掉几个,再算最后还剩几个。【设计意图:从主题图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计算。学生呈现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是学生熟悉的连减的方法,列出算式并标出计算过程,算出得数;另一种是先加后减的思路,想要先算加法,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这时候就为自然的引出小括号做足了准备。】(四)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教师巡视,寻找两种思路的学生。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计算顺序。思路1: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10-2-3=5,然后讲解。思路2: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怎么可以先算2+3,然后再进一步计算。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先算加法吗?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引入小括号教师引入小括号,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与简洁性。3.使用小括号,明确运算顺序含有小括号的的算式,要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4.小结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设计意图:为了表达自己的的想法,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虽然小括号的写法是一种规定,但是让学生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渗透小括号的作用的过程,在不断的`重复先算“2+3”的时候,也就是需要一个符号的产生,让这个符号保证优先计算“2+3”。从而小括号的产生就有必要,含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就呼之欲出了。】三、巩固练习(一)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13-4+5=7+7-6=13-(4+5)=7+(7-6)=师: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二)连一连师:小动物应该在哪节车厢上,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七1.2题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整堂课下来我发现有不足之处:1.我在提问时,提问的针对性不强。一些学生并不明白我提的问题的意思。我应该在设计的时候更多得去考虑怎样的语言才是适合学生的,怎样的问法学生能够马上就理解的。2.在讲课整个过程中,白板与PPT切换不自如,比较浪费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加练习对白板的使用,以及白板和PPT两者之间的切换应用。3.在整堂课中,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在白板上练习的比较少,导致孩子们的印象不深,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校提供优秀的教学条件,我们应该多加应用,不能白白浪费资源。4.我上课的亲和力还不够,肢体语言也不够亲和。以后应当多加注意。括号教学设计(4)教学要求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了解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2、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3、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符号”产生的过程。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学重点中括号的必要性—-改变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 新课的探究——-在游戏中创造。1、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1)添上数学运算符号师:现在请看:1823 6=18。(课件出示)生:什么意思?师:什么意思呢?(点击课件出示: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 在课堂作业本上创造奇迹吧!师:哪位同学来说说?生说,师板书。18÷2+3+6=18;师:行吗?快速算一算。生:高兴的喊出,对,对师:真是一炮打响。生:还有—-18+2×3-6=18;生:还有—–18×2÷3+6=18。.(2)添上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师:还有很多,那我们就先算到这儿,后面还有更有趣的题目等着大家呢.(出示课件:18 2 36=81)师:要等于81,九九八十一啊。生:18÷2×(3+6)=81师:刚刚这位同学用到了一个小括号,这个小括号有什么用?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运算;或小括号是改变运算顺序。(3)、探索添上中括号的方法,理解中括号的`作用。并揭题.师:对,小括号的作用在于改变运算顺序。看来我们同学对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掌握得非常棒!(又出示:1823 6=1)生:很简单嘛—-刚刚的算式前面等于9,后面也是9,中间乘号改成除号就可以了。就是:18÷2÷(3+6)=1.师:那么,再想一想,除了把刚才的乘号改成除号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生写师巡视,把学生不同的方法展示到黑板上。生:(可能出现的:18÷(2×(3+6)=1;18÷2×(3+6)=1;18÷[2×(3+6)]=1;)师:同意他写的吗?师:(指着中括号)这是什么?生:中括号.师:没学过都知道了?知识面真广!(板书:中括号)师:中括号有什么用?为什么算式中要加个中括号?生:中括号也能改变运算顺序,但是应该先用小括号,不够用时才用中括号。生:我是这样想的,我想先算后面的2×9的乘积,然后再用18÷18得到1,小括号用完了,所以,才加个中括号,否则没法算了。所以我想中括号的作用与小括号的作用一样,是改变运算顺序。 师:看来你不但会用,还能把道理说清楚,真棒!你们的意思也是这个?符号不同,意思一样,现在人们都用中括号。小括号与中括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什么?生:中括号里面有个小括号。师:是啊,里面的事小括号就好像我们里面穿的衬衫,中括号就相当于我们笔挺的西装。你看过有人穿件衬衫,外面再套件衬衫吗? 师:是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会算这个算式呢?小组内说一说。 生: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师:中括号里面算完了呢?生:再算中括号外面的。2、中括号的书写师:好的,会不会写呢?刚才这位同学已经写过一个中括号了,大家来评一评。生:(评价,指名板演,书写中括号)师:写得比刚才漂亮了,大家能不能也写一个漂亮的中括号呢?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写。二、 练习1、 在讨论中理解师:刚才我们一起玩了个游戏—–“添上符号”。在游戏中,我们明白了要改变运算顺序,有时候不但要用到小括号,甚至还可能用到中括号。老师这儿有几道题,看一看,能不能说出运算顺序,再把得数算出来。① 90÷10+5×2 ② 90÷(10+5)×2 ③ 90÷[(10+5)×2]生练习后,再指名说说运算顺序。师:刚才我们都能正确计算这些题了,现在算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想法?(我发现数与运算符号没有变,第一题没有括号,第二题有了小括号,而第三题却有了中括号;我发现得数也不同;我发现因为有了小括号与中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结果也不一样了。)2、 在尝试中规范师:刚才练过了三道题,有同学就说:“呦,这有中括号的题可真好算!”这三道题虽然步骤比较多,不过都可以口算,但是,我们在计算中有时会遇到比较大的数,有的计算比较复杂,那就需要我们有步骤、有层次地把它算出来,怎么办?生:脱式计算。师:是这样的!下面这道题—–42×【169-(78+35)】,脱式计算怎么做?动手试试。(指名板演){算法一:42×【169-(78+35)】算法二:42×【169-(78+35)】=78+35 =42×(169-113)=169-113 =42×56=42×56 =2352=2352算法三:42×【169-(78+35)】=42×【169-113】=42×56=2352师:怎么样?谁来评价?评完第一种做法后,师:这个做法哪个同学来评价?评价完第二种方法后,师:大多数同学都不同意,看来你的计算能力特别强,所以想跳过去,但是我们要有层次、有步骤地把它表示出来,这一步一般是不能省的。生评价,都说出了不同的看法。师:看来同学们说得都挺有道理的,没有小括号就没有中括号,有没有看到哪个人不穿衬衣只穿外套呀?师:刚才 说了一般不能改变运算符号的,也对,看来都有道理,究竟怎么写呢?习惯上人们一般就是写中括号。师:这个中括号看起来不怎么舒服,但它表达了更多的信息,表达了什么信息呢?第一层:表示到这一步已经把上面一步的小括号算完了,还表示上面的中括号直接落下来,不容易错。所以,虽然两种写法都对,但是一般都写中括号。括号教学设计(5)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去括号法则.2.应用:应用去括号法则,能按要求去括号。(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不要只考虑括号内的部分项,而要考虑括号内的每一项。2.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知识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四)美育渗透点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发现尝试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民主意识的体现。2.学生学法:练习→去括号法则→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2.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则。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或电脑、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解答、归纳去括号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方式完成。七、教学步骤(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师:前边我们学习了同类项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提出问题(出示投影1)1.下面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① 与 ; ② 与 ; ③ 与 。2.同类项具有哪两个特征?3.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1) ; (2) ; (3) 。学生活动:1、2题学生口答,分别叫优、中、差的学生回答,3题(1)(2)小题学生抢答,(3)小题学生解决有了困难.师提出问题:多项式 中有同类项吗?怎样把多项式 合并同类项呢?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然后小组选代表回答,从而引出本课课题,并板书:[板书]3。3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法说明】在复习中,学生合并 中的同类项遇到了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先去括号,怎样去括号呢?学生急于想知道,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师:如何去括号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并观察所得结果。(出示投影2)计算下列各式(或合并同类项);;学生活动:先运算,然后由学生回答结果.师:(用复合胶片把结果出示投影3)提出问题: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两种运算有什么区别?学生活动:同桌讨论后,指定一名学生回答(两种运算的结果相同,而两种运算的顺序不同,如 是先求7与-5的和再与13相加,而 是先求13与+7的和再与-5相加).师:总结,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按照两种不同的运算顺序,所得结果相同,即去括号时要不改变原式的值,并板书:[板书]师提出问题:看上面两个式子,每个式子左边都有括号,并且括号前面是“+”号,右边没有括号,比较右边相应项的符号的变化,你能归纳出去括号的法则吗?学生活动:同桌讨论,找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叙述,然后再让学生补充,教师给予归纳,并板书。[板书]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 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师提示法则的特征,指出:去括号时,要连同括号前的符号一同去掉.【教法说明】去括号法则正的得出,是通过具体例子的运算、观察发现的,学生自己做练习,开动脑筋,发现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出示投影4)计算下列各式(或合并同类项)学生活动:先让学生观察,心算,然后再指定一个同学回答,说明两个式子运算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做相应的板书:[板书]学生活动:根据上述板书的两个式子,让学生讨论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则。[板书]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师:作必要强调:在板书上用彩粉笔作出“重点”标号,以引起学生注意,强调“各项”,“不变”,“改变”的含义。【教法说明】注意学生的参与意识,以上面的关系式和去括号法则1作基础,学生自己总结法则2就很容易了,但不能让学生误认为去掉括号和括号前的“-”号,只改变括号内部分项的符号。巩固法则:(出示投影5)去括号(1) ; (2) ;(3) ; (4)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完成,找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做完后,同组学生互相交换评判打分,等黑板上做的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对黑板上所做的题答案进行评定。【教法说明】此组题目是法则的单一运用,让学生独立完成,就是要检验去括号法则掌握的情况,以便做好回授调节。教师活动:强调去括号时要保证不改变原式的值,去括号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同时去掉,然后出示例1。(出示投影6)例1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化街)(1) ; (2) ;(3) ; (4) .学生活动:教师不做任何提示,题目出示就让学生去完成,部分学生板演,待黑板上学生做完,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做的答案进行订正,然后讨论归纳。①易出错误的地方,错误原因;②怎样预防错误的发生等。【教法说明】此题目是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自己独立解答不会有什么困难,待学生全部做完后,师生共同评判订正,目的是教师要掌握解题的正确率,讨论易出现的错误及其原因,以及怎样预防错误发生等问题,从而教育学生以后解题时要认真仔细,提高做题的正确率。(三)巩固练习,尝试反馈(出示投影7)1.去括号(口答)(1) ; (2) ; (3) ;(4) ; (5) ;(6) .2.判断正误(口答)(1) ;(2) ;(3) .3.化简:(1) ; (2) ;(3) ; (4) .学生活动:l、2题回答,3题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做巡回指导,重点放在差生上。【教法说明】上述题目配备,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所学法则,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既动口,又动脑、动手,可以使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参与意识也得以增强。(四)归纳总结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法则,下面我们一起回顾这一法则。(出示投影8)(学生填空)1.括号前边是“+”号时,去掉括号和______________,括号里_____________。2.括号前边是“-”号时,去掉括号和______________,括号里_____________。(五)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出示投影9)1.判断正误① 中, 前没有符号;( )② ;( )③ ;( )④ ;( )2.填空(填“+”或“-”号)① ; ② ;③ ; ④ .3.化简:① ; ② ;③ ;④ ( 为正整数)说明:当3题学生完成后,把3题中的①小题利用复合胶片(出示投影10)变式为当 , 时,求 的值.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投影上的l、2题,教师深入到某一组中,待讨论有结果时,指定一两个学生回答.3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法说明】通过学生回答l、2题,教师给予肯定或更正,并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解题时如何预防,2题的完成为下节添括号做了铺垫.3题的4个小题学生板演,②③小题由中等生做,①小题由差等生做,④小题由优等生做,这样照顾优、中、差各层次的学生,以便使他们各有所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做指导。②③小题引导学生发现寻找其他的解题方法.①小题的变式,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联系性。八、随堂练习1.判断题(1) ( )(2) ( )(3) ( )(4) ( )(5) ( )(6) ( )2.化简(1) ;(2) .(3) ,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 。九、布置作业课本第163页习题3。3A组1(3)(4)(5)(6);2(2)。十、板书设计3。3 去括号与添括号(1)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 ;说明:板书后把关键词语用彩粉笔标出来,以便引起学生注意,应用时避免出错误。括号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2、通过观察、比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准备:每人发给2张有10个星星的纸条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师:请你口算9+3+6。生:18。师:你是怎么算的生:先算9+3=12,再算12+6=18。师:(板书“先……再……”)像这样先算……再算……在数学上叫做运算顺序。师出示:9-3-6,9-3+6。生口算。师:请你观察这几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是先算前面再算后面的。师:是的,这叫做“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板书(从左往右)二、操作体验1、出示主题图,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2、第一种方法。师:这道题该怎么解答呢?请你拿出一张纸条,数一数,有几颗星星?生:10。师:请你第一次撕下2个星星。第二次撕下3个星星。(生操作)师:还剩几个?怎么列出算式?生:10-2-3。师:怎么算呢?生:先算10-2=8,再算8-3=5。师:对,这道题就是从左往右运算的。师:我们再来看看算式表示的`意义。10是什么?2是什么?10-2表示什么?再减3表示什么?3、第二种方法。师:很好,这是一种方法,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种求还剩几个星星的方法。师:先来回忆一下刚才撕的过程,用手把撕下的纸条还原,第一次撕下2个,第二次撕下3个,把两次撕的拿在同一只手上。(生操作)师(指着拿撕下来的两段纸):这是什么?师:两次一共撕了多少格?生:2+3=5。师:那还剩下多少?怎么写算式?生:10-2+3=5。生:不是的,先算10-2=8,再算8+3=11,不是5,该先算“2+3”。师:那你能不能创造一种记号,来改变运算顺序。请你在草稿纸上试一试。(生尝试)交流生:我分两个算式来写:2+3=5,然后算10-5=5。师:你很会动脑筋,这叫分步计算,但是我们是要求在10-2+3=5这个算式上创造一种新的符号,谁来试试?生:10师:你用了……这个符号,用上它,就表示先算2+3的和。你的想法很好,还有更简单的记号吗。(师在算式里增加了小括号)10-(2+3)=5。师:这叫“小括号”。生齐说:小括号。师:加上小括号后,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就要先算,你能读一读这个算式吗?生:10减小括号2小括号等于5。师:现在的运算顺序发生改变了吗?生:改变了,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师:请你在刚才的算式中也加上小括号。(生给算式加小括号)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师:请你拿出第二张纸条,第一次撕下3格,第二次撕下4格,还剩下几格?生操作后写出算式。师:请同桌分享一下。生1:10-3-4=3。生2:10-(3+4)=3。师:请读一读第二个算式。生齐读:10减去3的和等于3。四、反馈巩固师:简单的纸条帮助我们认识了新的朋友,小括号,它能改变我们的运算顺序。老师考考你掌握了没有。1、师出示:18-(5+3)、18-(5-3)生在草稿纸上自己计算,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顺序。师:谁来说一说第一题的计算过程。2、师:很好,看来大家已经和小括号交上朋友了,再来看看这两题。师出示:8+4+7,8+(4+7)。请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生交流计算顺序后,师:你在计算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生:第一题是从左往右计算的,第二题是先算小括号里的。生:我还发现了这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里面的符号都是加号。师:看来,运算符号一样,数字一样,加上小括号和不加小括号的得数都是一样的。真的是这样的吗?来看看这几题:3、师出示:14-9-314-(9-3)14-(9+3)。生计算后交流。师:得数都一样吗?生:有两题是一样的。师: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一二两题虽然数字和运算符号都一样,但加上小括号后得数却不一样。师:你真会观察,看来运算符号一样,数字一样,加上小括号和不加小括号的得数有时候还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我们仔细观察,仔细计算。生:我发现了第一题和第三题得数是一样的,就好像我们刚才撕纸条的那个游戏一样。师:你真是个小数学家。14连续减去9和3,也就是14减去了9以这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因为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五、课堂小结师:小括号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在以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关于小括号的知识。括号教学设计(7)一、旧知识复习1.口算9+3= 4+3= 7+5= 12-7= 14-5=2.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答案3+5+7= 5+4-3= 10-2+5=问:“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索新知1.教学引例“以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很多朋友,如100以内的数、加号、减号等,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括号”2.认识小括号及作用“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俩刚一进门,小熊就高兴地说:“你们来得真好!快帮我算算盘里一共有多少块糖?”小熊指着盘里的糖说:“这里有黄色的2块,绿色的3块,红色的7块,你们想想该怎样算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块糖?”请帮小熊算算好吗?猜猜小兔和小狗是怎样算的?(2+3)+7=122+(3+7)=12说说这两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想一想,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以后,先算的部分在前面,括号就可以省略,例如(2+3)+7=12的括号就可以省略。3.带小括号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以后看到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怎样计算呢?请看这道题15-(6+2)=?①请同学读题,想想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等于几?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算?以后看到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算?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③做下面各题,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12-5+4=14-9-3=12-(5+4)= 14-(9-3)=三、应用新知1.对比练习13-4+5=7+7-6=13-(4+5)= 7+(7-6)=让学生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结论: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要认真看清算式里有没有括号,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下面3个题目中,哪题先算“4+6”?为什么?13-4+6 = 13-(4+6)=4+6-5 =3.找朋友15+4-212+(11-9)8+(4+6)25-(15-7)74.在适当的位置添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14-9-3=2 79-8+1=705.算一算,比一比10-3+4= (10-3)+ 4=9+(10-1)+(3+4)算后思考: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吗?还有使用小括号的必要吗?在什么情况下才使用小括号?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四、课后练习1.比一比,算一算8+4+7=13—6+3=8+(4+7)= 13—(6+3)=2.专项练习12—(3+5)= 5+(2+4)=6+15—(10—6)=20—(5+5)=7+3.拓展提升自己写出两道含有小括号的算式,并说说先算什么。(9—3)=(1+9)=4.连连看5678 9 105.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问题吗?(1)、一根彩带长58米,第一次用去了8米,第二次用去了2米, ?(2)、妈妈买回7个苹果和9个梨,吃掉了3个梨。现在苹果和梨共有多少个?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或“=”括号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小括号,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小括号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二、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学情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4页例3。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基础上学习的,并且学生具有一定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改变式题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教学方法情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4+3+3=3+4+9=9-3-4=10+5-2=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找这四道题的运算规律。二、探究新知(一)学习导入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在白板上先出示10个五角星,先拿走2个,再拿走3个,让学生观察,积累经验。(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道题吗?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设计意图:用富有童趣的剪纸导入,从连续剪五角星的情景引入,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三)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师: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又减掉3个?还剩几个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代替五角星摆一摆吗?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解决呢?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思路?思路1:先算出减去2个后还剩多少,再算从还剩的里面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思路2:也可以先算两次一共剪掉几个,再算最后还剩几个。【设计意图:从主题图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计算。学生呈现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是学生熟悉的连减的方法,列出算式并标出计算过程,算出得数;另一种是先加后减的思路,想要先算加法,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这时候就为自然的引出小括号做足了准备。】(四)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教师巡视,寻找两种思路的学生。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计算顺序。思路1: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10-2-3=5,然后讲解。思路2: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怎么可以先算2+3,然后再进一步计算。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先算加法吗?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引入小括号教师引入小括号,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与简洁性。3.使用小括号,明确运算顺序含有小括号的`的算式,要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4.小结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设计意图:为了表达自己的的想法,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虽然小括号的写法是一种规定,但是让学生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渗透小括号的作用的过程,在不断的重复先算“2+3”的时候,也就是需要一个符号的产生,让这个符号保证优先计算“2+3”。从而小括号的产生就有必要,含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就呼之欲出了。】三、巩固练习(一)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13-4+5=7+7-6=13-(4+5)=7+(7-6)=师: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二)连一连师:小动物应该在哪节车厢上,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七1.2题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整堂课下来我发现有不足之处:1、我在提问时,提问的针对性不强。一些学生并不明白我提的问题的意思。我应该在设计的时候更多得去考虑怎样的语言才是适合学生的,怎样的问法学生能够马上就理解的。2、在讲课整个过程中,白板与PPT切换不自如,比较浪费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加练习对白板的使用,以及白板和PPT两者之间的切换应用。3、在整堂课中,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在白板上练习的比较少,导致孩子们的印象不深,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校提供优秀的教学条件,我们应该多加应用,不能白白浪费资源。4、我上课的亲和力还不够,肢体语言也不够亲和。以后应当多加注意。括号教学设计(9)北师大版四上《小括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3、初步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提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3主题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能不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五角星?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摆一摆小朋友们,请你用手里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怎样才能知道剩下几个五角星。2、反馈,交流。要求还剩几个五角星,你打算怎么计算呢?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方法1:先算出减去2个剩下多少,再算出减去3个剩下多少。算式:10-2-3=5方法2:先算出一共减去几个,在算出还剩下几个。3、“创造”小括号按照刚才小朋友说的“先算出一共减去几个,在算出还剩下几个。”的方法,应该怎样列式呢?先算:2+3=5再算:10-5=5怎么才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呢?请你试着写一写!方法1:10-2+3=5方法2:10-2-3=5方法3:10-2-3=5……4、认识小括号小朋友们的办法都很好!可是看到这么多的符号,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符号太多太乱了,而且其他人也不能知道你的’意思,看来应该找一个简洁、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3,数学家帮我们选择了用“()”来表示,它叫小括号。(板书)10-(2+3)=5现在你来说说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总结: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三、巩固练习1、完成p74做一做。先说一说下面各题你应该先算什么,再计算。2、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说说你想先算什么,再列算式。3、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说说上下两式有什么区别?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4、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括号,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吧!括号教学设计(10)《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36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三步计算运算顺序。难点: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板书设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12×3+15×412×3+15×4=36+15×4=36+60=36+60 =96(元)=96(元)答:一共要付96元。教学反思:一得:一失:一联系: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37+26=76-39=605+59= 30×23=12×8= 27+32=48+27=4500×20=二、新授:1、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我们一起去看看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演示例题,指名说说图上的.信息: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象棋的单价是12元,围棋的单价是15元读问题:她一共要付多少元?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个基本数量关系式?复习:单价×数量=总价2、学生尝试列式,并交流:(1)分步列式: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2)综合:12×3+15×4讲评:指着分步列式,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算式的意思。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下面的算式为什么是错的?它这样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样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3、运算顺序:12×3+15×412×3+15×4=36+15×4=36+60=36+60=96(元)=96(元)比较这两种运算顺序,它们都对吗?哪个更好?为什么?指出:这是一个三步混合运算,有乘有加,先算乘,即分别先算象棋和围棋的钱。4、学生完成试一试:150+120÷6×5做完后交流,可能会有个别学生先算乘,如果有可请学生说说正确的运算顺序,乘除在一起的时候,谁在前谁先算。5、结合两题引导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三、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做在自备本上:80÷2+76÷4240÷6-2×1745-20×3÷451-36÷3+25指名板演再结合具体问题交流。2、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题略)建议:做混合运算,要先观察该题的运算符号,可把先算的步骤划线表示,然后再算。3、比一比,你能说出原因吗?25×30+25×20840÷40-400÷4025×(30+20)(840-400)÷40第一组题可引导学生结合乘法意义来说,或是结合具体问题来举例说明。四、解决实际问题:1、(第4题)读题后让学生解释“人均居住面积”的含义和求法,并列出综合算式。2、(第5题)分析“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指名说说“你们两组的总人数”怎么算?3、(第6题)比较两小题,说说两题的联系。4、把这3道联系实际问题做在作业本上。五、总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思维拓展:4. 把下面三组用字母表示的算式分别列成综合算式。⑴ a × b = c ⑵ x ÷ y = a⑶ y × b = xX – y = ax × y = b a ÷ b = cX + y= b b – a = ca +y = x括号教学设计(1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2.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觉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强化数学的规则意识和应用意识。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和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谈话:同学们都喜欢下棋吗?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李老师正在体育用品商店为同学们购买象棋和围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 出示情境图(教材中的情境图略加改动:“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改为“全班有5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买1副棋”)。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问:如果你是李老师,你会怎样买呢?说说你的想法,再列出综合算式求一共要付多少元。根据学生的回答,有序地列出下列算式:(1) 可以买同一种棋。① 买5副中国象棋。列式:12 × 5。② 买5副围棋。列式:15 × 5。(2) 可以两种棋都买。③ 买1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列式:12 + 15 × 4。④ 买4副中国象棋和1副围棋。列式:12 × 4 + 15。⑤ 买2副中国象棋和3副围棋。列式:12 × 2 + 15 × 3。⑥ 买3副中国象棋和2副围棋。列式:12 × 3 + 15 × 2。提问:①、②两式是一步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算出得数,③、④两式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两步混合运算,还记得运算顺序吗?(学生口答)再问:⑤、⑥两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学生口答)这样的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说明:对原教材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略加改动,把“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改为“全班有5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买1副棋”,使例题更具开放性:一是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购买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二是列出的算式中一步、两步、三步运算的情况都有,既复习了过去学过的两步混合运算的旧知,又自然地引入三步混合运算的新知;三是为进一步学习例题算式的变式创造了条件,使变式后的数量关系和计算结果更具合理性。]二、 自主探索,总结顺序1. 教学例题。(1) 尝试:学生独立试做12×2+15×3。(2) 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包括分步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情况,如有运算顺序错误的情况也一并板演)。(3) 讨论:黑板上的计算对吗?他们各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联系情境图中的数量关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算?(4) 比较:两种计算方法,哪一种方法更简单?(5) 练习:在知道哪一种算法更简单的基础上,再次自主练习⑥12 × 3 + 15 × 2。练习后同桌交流。2. 变式例题。(1) 出示变式题:(2) 提出问题:12 × 2 + 15 × 3① 12 ÷ 2 + 15 ÷ 3 ② 12 ÷ 2 + 15 × 3③ 12 × 2 + 15 ÷ 3 ④ 12 ÷ 2 – 15 ÷ 3① 如果情境图场景不变,并提供以下信息供你选择:买2副中国象棋和3副围棋;中国象棋每副12元,围棋每副15元;买中国象棋用了12元,买围棋用了15元。你能说出每道算式所需要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吗?② 说说每道算式各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3) 集体讨论。学生想说哪一道算式就说哪一道算式。一个学生口答,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并做评价准备。3. “试一试”。(1) 独立试做。(2) 同桌交流一道题的运算顺序。(3) 全班讨论:你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强调运算顺序,强调书写规范)4. 总结顺序。提问:今天学习的三步混合运算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指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让学生阅读课本,提出不懂的问题。[说明: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在新知学习过程中充分让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境,理解运算顺序。先让学生通过类推,联系例题中的数量关系,自主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通过例题的变式,由算式选择合适的信息,再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最后通过“试一试”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交流,全班讨论,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和书写规范。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便水到渠成了。]三、 练习反馈,巩固深化第一层次:口答。1. 下面各组算式的运算顺序一样吗?在小组内说说每组运算顺序有什么异同。① 40 × 2 – 15 × 540 ÷ 2 + 15 ÷ 5② 50 ÷ 5 + 8 × 550 + 5 × 8 + 5③ 36 – 6 × 5 ÷ 336 – 6 × 5 + 32. 下面各题最后一步求的是什么?在小组内说说各自的选择。(1) 28 × 2 – 45 ÷ 5① 求积 ② 求差 ③ 求商(2) 84 × 3 – 98 + 2① 求和 ② 求差 ③ 求积(3) 90 + 56 ÷ 2 × 3① 求积 ② 求和 ③ 求商第二层次:辨析、比较。1. 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想想做做”第2题)先讨论课本上的两题,再补充讨论以下两题。2. 比较每组算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想想做做”第3题)先同桌每人各做一组题,再相互交流,最后全班讨论。重点讨论每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三层次:解决问题。1. 做“想想做做”第4题。2. 做“想想做做”第5题。先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列出综合算式,说说运算顺序。[说明:设计层次分明的三组练习,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巩固深化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对比、选择、改错等不同练习形式,对学生容易错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在计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思路的训练,使“算”与“用”有机结合,进一步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四、 全课总结,布置作业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说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1题、第6题。评析三步混合运算的学习是在两步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是进一步发展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需要。本课教学设计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注重“算”与“用”的结合。新教材没有单独编排应用题,除了有侧重地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外,大部分解决问题的教学结合在其他内容的学习中进行,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注重“算”与“用”的结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教学对此做了整体思考:第一,在新课导入中创设了李老师到商店买棋的情境,让学生为老师设计买棋方案并列出算式,既复习旧知,又有机引入新课。第二,在理解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反复联系例题和变式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结合实际情境真正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第三,在巩固练习中利用课本上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新知。这样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算”与“用”和谐交融。二是注重学习材料的创设。教材有一幅情境图,如果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综合算式,再探索运算顺序,也能达到教学目的,但方法唯一,用途单一。为此,本课设计对原例题情境进行了两次改动:第一次改动是将信息“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改为“全班有5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买1副棋”,这样使例题更具有开放性;第二次是提供“买2副中国象棋和3副围棋;中国象棋每副12元,围棋每副15元;买中国象棋用了12元,买围棋用了15元”等多种信息,让学生根据变式后的算式选择信息,这样由算式到条件,从综合算式倒回去思考数学问题,在展开充分想象的过程中,进一步联系实际情境理解运算顺序。此外,在巩固练习中对比、选择、改错等不同形式、针对性较强的练习设计,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三是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善。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三步混合运算是在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只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从两步混合运算到三步混合运算的迁移。本课设计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多次让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索,并适时组织同桌、小组和全班的交流讨论。同时,教师注意适时点拨引导,既让学生充分自主地活动,但又不放任自流。学生在参与不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发展和提高数学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括号教学设计(12)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三种教学设计范文篇一:一、教学内容2014苏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2.积累数学学习经验,能用三步计算进行实际问题解决,发展数学思维。3.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三、重、难点1、重点: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课堂常规:①师生问好;②课前励志小文数学是给我智慧的一门学科,以前我不该懒惰,不爱做题,把老师的话当做耳旁风,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认真做题,对待数学作业应付 、糊弄、抄袭,上课说话、玩玩具、做小动作这些都不对,今天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今后我要好好学习数学,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2.复习师:我们已经学过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这些题请你算一算!看看谁又快又好! 20×3+40=180-60÷2=师:谁来说说你的运算顺序?教师明确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看这!“符号决定顺序”!这句话老师原来教过你们,混合运算中一定要看清符号。这句秘诀,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中依然管用。(板书课题)3.导入看,小朋友们在玩象棋和围棋,羡慕吧!不用羡慕,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咱们学校的李老师也到商店去购买了,不过她好像遇到问题了,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帮助她解决吗?(出示例题图)(2)教学新知1.一起学(例1)师:你从题中找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根据找到的数量关系,请你列式解答,能列综合算式的最好。(展示)方法一:12×3=36(元) 方法二:15×4=60(元)15×4=60(元) 12×3=36(元)36+60=96(元)60+36=96(元)师:你能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真棒!)12×3+15×4(这就是一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题目)师:我们按座位分成苹果、番茄两个小组,比赛一下哪组同学算的好。 写在练习本上,开始吧。(出示)两组同学算法。苹果组: 12×3+15×4番茄组:12×3+15×4=36+15×4=36+60=36+60=96(元)=96(元)都是96元。都算对了,请大家仔细看看,哪组同学算的更好。(对,番茄组的更简单)小结:这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番茄组同时计算两个乘积能使计算过程更加简略一些。(番茄组胜利,给番茄组发枚笑脸勋章,苹果组的也不要灰心,你们只要记住老师给你的秘诀,你们一定有机会获得下一枚勋章。)(走!操练操练!)2.模仿练习①看到的可以先算吗?(教师指出:观察算式的时候要整体观察,在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明确运算顺序:两边高级运算同时计算②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212×3 + 15×2 80×2 – 76÷4=36+30 =160-19=66=141谁能说一说算这两道题的秘诀吗?说对的话可以为你们小组获得勋章!(这位同学说的真好,为苹果组发一颗星星勋章!)③指名口答:(这次找个后排的同学回答)150÷3+40×5中,( 除法 )和( 乘法 )可以同时算,最后算( 加法 )。 (是这样吗?谁能来帮助帮助他。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很好,掌声鼓励。老师喜欢乐于助人的同学,再次鼓励,请坐)3.接受挑战(1)教学“试一试”①这些都会了?来个不一样的你们就不一定能做对了,敢接受挑战吗?(敢!) ②(出示试一试)150+120÷6×5最后一步是求和还是求积?(对,别忘了,没有括号,先乘除后加减)注意:在计算时,要把不参与运算的部分照抄下来。(细心一点,不要抄错符号和数字)③指名小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不计算的部分照抄下来。(2)模仿练习①口答填空:150+180÷6×5中,先算(),再算( ),最后算( )。②说说运算顺序,在计算。(做对的同学举手)12+3×15-2=12+45-2=57-2=55(3)帮助小马虎说说“小马虎”哪错了?把不对的改正过来。440-200÷5×8 改正:440-200÷5×8=440-200÷40 =440-40×8=440-5 =440-320=435× =120(正确的答案是:120 运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在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110-20×5+25 改正:110-20×5+25=90×30 =110-100+25=2700 ×=10+25=35(正确答案是:35 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篇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2. 使学生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3.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同学们,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请看练习:课件出示基本练习题:(1)80 ÷ 10 = 8(2)5 × 4 = 208 + 12 = 20 27 – 20 = 7上面每组有联系的两道算式能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吗?请大家在本子上写一写,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二、探究新知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看图片,下棋是同学们喜爱的一项活动。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老师正在文体商店为大家购买中国象棋和围棋。请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列一道综合算式吗?请同桌互相商量一下,然后在本子上列出算式。2、揭示课题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钱,可以列式为:课件出示综合算式:12 × 3 + 15 × 4这是一道三步混合运算式题。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出示课题:三步混合运算)。3、例题教学像这样的三步混合运算应该怎样算呢?同学们能根据我们以前的学习经验自己算一算吗?请大家在本子上先试一试,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4、小结算法大家算好了吗?我们来看看小萝卜和小番茄分别是怎样算的。课件出示两种算法:先来看小萝卜的方法:12 × 3 + 15 × 4=36 + 15× 4=36 + 60=96再来看小番茄的方法:12 × 3 + 15 × 4=36 + 60=96师:同学们的算法和小番茄、小萝卜的方法一样吗?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那请你比比看,哪一种计算过程更简便?简便在哪里呢?师:我们来看,像这样的混合运算,能够同时进行乘或除法两步计算的,就可以同时完成乘或除法计算,使得脱式过程更简洁。(揭示板书:同步进行乘或除法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把刚才的问题解答过程写完整。(揭示单位名称和答语。)5、试一试课件出示试一试:150 + 120 ÷ 6 × 5师:我们继续看这一题,它的运算顺序还可以像刚才的题一样,同时进行乘或除两步计算吗?显然是不可以的,它需要分步进行乘或除计算(揭示板书:分步进行乘或除计算)。请同学们在本子上试一试,再互相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完成想想做做1-4题。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在计算这样的混合运算时,大家首先要明确它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每一步没有参与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同学们可要细心哦。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5、6题。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不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两部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已经学会了用“先乘除再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教学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知道在含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例题呈现的仍然是简单的购物场景,鼓励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思考和理解其运算顺序,并独立的进行计算。“试一试”让学生解答含有乘除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在此基础上,引导总结出含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样的教学,避免了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既让学生了解了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又让学生学会了通过列综合算式来解决实际问题。随后的练习先安排一些基本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比较和改错练习,帮助学生整合已学过的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况,提高运算技能;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几点反思:1、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能获取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放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现知识的迁移。有了前面两步混合运算的知识的基础,学生可以顺利的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把计算与应用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先算乘除法的印象就可以了。2、虽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都知道了在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不尽如人意。做练习时,有学生知道运算顺序但还是会计算出错,因此,养成学生在算后进行复查的良好的习惯就很有必要了。3、计算教学往往被视为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教师要通过改善混合运算的教学,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同时运用富有挑战性和充满激情的语言,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深度”又保持“温度”。篇三: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知道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并使用脱式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运算能力。养成先想后做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并利用脱式进行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课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6+9+8= 32-10-6= 25+20-10= 48-8+17=2、导入新课二、目标引领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默读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1、知道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知道什么是综合算式。3、初步认识并使用脱式进行计算。4、养成先想后做的良好学习习惯。带着问题进入这一节课的学习。三、初步探索,合作交流1、自学感悟(1)投影课本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2)出示自学要求:A、先认真读两遍题,边读边想:同学们在做什么呢?你从题中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是什么问题?B、你会列式解决吗?自己动笔试一试。2、合作交流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主要讲讲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3、汇报展示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是分步列式,二是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让学生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充分说明和交流。随机介绍: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定义。四、算法指导,信息反馈1、根据反馈结果,提问: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2、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3、学习脱式计算格式提问题:(1)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2)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3)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多反复几遍,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熟练掌握脱式计算的写法和运算顺序的把握。4、练习巩固,判断正误。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38-17+3 22+14-8 15-12+45=48=38-20=36 =3+45=18=28 =48提问题:(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题目里有几个要求?(2)这些题分别错在哪里了?(3)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啊?五、练习拓展1、类比迁移,练习计算15÷3×5、 3×6÷2、2×8÷4、 72÷8÷3。小组内交流运算顺序和算法。2、引导学生小结不含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式子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3、智慧大比拼以接力赛的形式完成练习十一第1、3题。六、全课小结学生畅谈收获,提出问题,质疑解难。括号教学设计(13)《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过程与方法:通过适当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目标的依据:学生学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如乘加、乘减但都是乘在前面的)两步试题,这些式题由于乘法在前,所以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向右的。学生已经习惯这种运算,为了分散难点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并根据综合算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教学重难点:1、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2、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把分步和成综合算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答列式解答:1、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学生口答列式。老师问:5、3、15分别表示什么?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2、出示:买笔记本用去15元,买水彩笔用去20元,一共用去多少元?学生口答列式,指名说数量关系。3、出示:买笔记本用去15元,付了2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学生口答列式,指名说数量关系。二、教学新课⒈教学例题1。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⑶分析:数量关系;2、那3、根据数量关系式那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总共用去的钱】⑷根据数量关系式那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⒉教学例2。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⒊总结运算顺序。⑴比较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三、组织练习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2)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3)最后交流结果,并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仔细观察第2题找出其中的错误。(2)进行订正。(3)指名学生说说每题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4)提问:在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2)学生独立计算。(3)组织比较: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哪些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五、布置作业: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4题。括号教学设计(14)四年级数学下册《括号》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情感态度: 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教学难点: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教学准备:微视频、微练习题课前准备:1、将《含括号的四则运算》微视频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练习题。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1、根据对微练习第一题1、2、3小题的讲评复习已学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关内容。2、在四则混合运算中,为改变运算顺序,需要用到什么符号?(小括号),如果用到了小括号,还是不能达到理想的运算顺序的话,我们就需要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那就是中括号“[ ] ”。今天我们在大家已自学了《括号》微视频的`基础上来深入学习《含括号的四则运算》相关知识。(板书课题)二、新课学习(一)利用微练习第二题,教学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小组讨论,说说计算顺序2、学生汇报计算顺序3、教师小结4、总结计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二)深入学习,根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1、计算上述算式2、教师提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3、学生小组讨论,计算4、学生展示5、师生共同总结(三)提升训练根据微练习题第三、四题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准确列出文字题的算式,能根据分部算式列出综合算式。三、课堂作业四、课堂总结通过学习,谈谈收获。五、课后作业通过反复的计算训练,使学生对计算有一个好的热身过程,方便后面的学习。板书设计:括号教学设计(15)《小括号的认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括号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2、通过观察、比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准备:每人发给2张有10个星星的纸条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师:请你口算9+3+6。生:18。师:你是怎么算的生:先算9+3=12,再算12+6=18。师:(板书“先……再……”)像这样先算……再算……在数学上叫做运算顺序。师出示:9-3-6,9-3+6。生口算。师:请你观察这几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是先算前面再算后面的。师:是的,这叫做“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板书(从左往右)二、操作体验1、出示主题图,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2、第一种方法。师:这道题该怎么解答呢?请你拿出一张纸条,数一数,有几颗星星?生:10。师:请你第一次撕下2个星星。第二次撕下3个星星。(生操作)师:还剩几个?怎么列出算式?生:10-2-3。师:怎么算呢?生:先算10-2=8,再算8-3=5。师:对,这道题就是从左往右运算的。师:我们再来看看算式表示的意义。10是什么?2是什么?10-2表示什么?再减3表示什么?3、第二种方法。师:很好,这是一种方法,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种求还剩几个星星的方法。师:先来回忆一下刚才撕的过程,用手把撕下的纸条还原,第一次撕下2个,第二次撕下3个,把两次撕的拿在同一只手上。(生操作)师(指着拿撕下来的两段纸):这是什么?师:两次一共撕了多少格?生:2+3=5。师:那还剩下多少?怎么写算式?生:10-2+3=5。生:不是的,先算10-2=8,再算8+3=11,不是5,该先算“2+3”。师:那你能不能创造一种记号,来改变运算顺序。请你在草稿纸上试一试。(生尝试)交流生:我分两个算式来写:2+3=5,然后算10-5=5。师:你很会动脑筋,这叫分步计算,但是我们是要求在10-2+3=5这个算式上创造一种新的符号,谁来试试?生:10师:你用了……这个符号,用上它,就表示先算2+3的和。你的想法很好,还有更简单的记号吗。(师在算式里增加了小括号)10-(2+3)=5。师:这叫“小括号”。生齐说:小括号。师:加上小括号后,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就要先算,你能读一读这个算式吗?生:10减小括号2小括号等于5。师:现在的运算顺序发生改变了吗?生:改变了,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师:请你在刚才的算式中也加上小括号。(生给算式加小括号)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师:请你拿出第二张纸条,第一次撕下3格,第二次撕下4格,还剩下几格?生操作后写出算式。师:请同桌分享一下。生1:10-3-4=3。生2:10-(3+4)=3。师:请读一读第二个算式。生齐读:10减去3的和等于3。四、反馈巩固师:简单的纸条帮助我们认识了新的朋友,小括号,它能改变我们的运算顺序。老师考考你掌握了没有。1、师出示:18-(5+3)、18-(5-3)生在草稿纸上自己计算,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顺序。师:谁来说一说第一题的计算过程。2、师:很好,看来大家已经和小括号交上朋友了,再来看看这两题。师出示:8+4+7,8+(4+7)。请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生交流计算顺序后。师:你在计算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生:第一题是从左往右计算的,第二题是先算小括号里的。生:我还发现了这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里面的符号都是加号。师:看来,运算符号一样,数字一样,加上小括号和不加小括号的得数都是一样的。真的是这样的吗?来看看这几题:3、师出示:14-9-314-(9-3)14-(9+3)。生计算后交流。师:得数都一样吗?生:有两题是一样的。师: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一二两题虽然数字和运算符号都一样,但加上小括号后得数却不一样。师:你真会观察,看来运算符号一样,数字一样,加上小括号和不加小括号的得数有时候还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我们仔细观察,仔细计算。生:我发现了第一题和第三题得数是一样的,就好像我们刚才撕纸条的那个游师:你真是个小数学家。14连续减去9和3,也就是14减去了9以这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因为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五、课堂小结师:小括号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在以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关于小括号的知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255 用户总数
  • 36517 文章总数
  • 145040603 浏览总数
  • 0 今日发布
  • 2318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本站VIP,全站资源任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