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文学>【流年·渡】过而不扰(征文·散文)

【流年·渡】过而不扰(征文·散文)

【流年·渡】过而不扰(征文·散文)
去贵州之前,是查过贵阳的天气预报的,十天里有五天是阴雨天,心中便有些忐忑。中秋节回老家摔了一跤,左手腕骨折。这才不满半月,手腕翻转尚且困难,出去玩已是各种不便,若再遇雨天……不是找不自在吗?但行程一拖再拖,在家也憋闷得慌。想想自驾不用拖带行李,又可随心从容而行,有夫君可以依靠,又可免除他日日为我做饭之羁绊,便去了。心想,如果实在不方便游历之处,我就留下等他们。随便走走看看,也许会有不同的收获。既存了陪游的心思,我想,很多景区于我,大约只能与之擦肩而过了。思虑在前,便也心下释然。
  

  

  
出发时天气很好。我们走的是西线,出陕州,过潼关,绕西安,过安康。从陕西华州区开始,崇山峻岭一路相随。转入包茂高速后,车子渐渐开始在山肚子里钻进钻出。而且,那之后的行程直到回程至襄阳地界儿,山一直不离我们左右。那日,算算宿重庆有些赶,于是决定宿达州。
  
网上订的宾馆,离闹市区远些。我们安排好住处,一行人往市中心去找吃的。薄暮时分,达州城凉风习习,连绵的小山围护着楼群,别有一番情调。虽是山城,道路却并不局促,所以车辆也并不减速,一辆辆呼啸而过。
  
在路人的指点下,我们终于找到了那处美食店集中的小广场,广场舞的大音响已经亮开了它的大嗓门,大排档和火锅店里热火朝天。有店主人看我们踟蹰张望,主动过来招呼。固定的饭费,火锅、小吃、牛排、海鲜、饮料……随便吃喝,于是进店大快朵颐。美中不足的是两位男士,没有玉液琼浆松筋解乏。
  
达州这个名字,我其实还是挺熟悉的。走在达州的街头,想着五妹,一个十年前结识的文友,记得她是达州人。那是个纯文学网站,活跃于网站的作者多是草根,因为热爱,对发文乐此不疲。那时,我的发文节奏大约就是三四天一篇。五妹差不多也这样。那时候,作者们也很乐意去别人的文章后面留评,活跃的作者彼此似乎更有一份惺惺相惜之意。来来往往多了,就成了文友。网站作者年龄差别很大,有六十岁的长者,有二十岁的小友。不知什么机缘,几个女性文友论起了长幼,湖南的大姐,河南的二妹,宁夏的三妹,江苏的四妹,四川的五妹,山东的六妹。其实,相熟又友善的文友远不止我们几个,或许论长幼的那个时段只有我们几个在吧。五湖四海不相识的人就这么相聚相识了,缘分真的很奇妙。
  
然而网站忽然就关闭了。树倒猢狲散,话糙理不糙。之后的日子,虽然大家都加了Q好友,但毕竟串门不太方便了。加上各自家庭工作的不同步,交流终是少了。
  
走在达州的街头,想着那些写作热情高涨的日子,有句歌词忽然跳了出来:前尘往事成云烟……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十年前嬉戏的一幕幕都成了模糊的影像,但那个名字却依然刻在心里。其实,若是想联系五妹也未必联系不上,只是,五妹是住在达州城呢,还是达州城外的哪个县区,我不知道。曾经的互动,基本限于文后的留评,对生活中的情况还真没多少了解。何况,实在有些晚了,无论如何,联系对她来说也许都是打扰,这不是我所希望的。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十一年了,山高路远,我终于来到了你的城市。五妹,我来过你的达州了,我感受了你生活的城市。我听到了你的乡音,我尝到了你家乡的美味,我吹过了你吹过的风,也看到了你熟悉的青山。
  
五妹,我曾经离你很近。
  

  

  
次日晨,从达州起身,雾罩青山,能见度不过一二十米,很担心是个阴雨天气。往重庆方向的车子很多,似乎都不以为意,跑得飞快。慢慢太阳出来了,刚睡醒的样子,弱弱地没有锋芒。蓝天白云青山,又是一个响晴天。
  
我们开始讨论下一个景点去哪里,是去赤水丹霞瀑布,还是直接去遵义。讨论的结果,因为接下来要去看黄果树瀑布,陡坡塘瀑布,一致同意不去赤水县。我再三看了地图,觉得去参观一下二、四渡赤水渡口也算顺路,便建议还是去游览一下人文景观,大家一致同意。其实我心里是有些忐忑的。我参观过大渡河上泸定桥,很震撼。这个渡口,到底什么样子呢?我不介意它的荒凉或荒芜,其实我心里更希望看到当年的原貌,希望更直观地感受一下红军的艰苦卓绝。但是我怕我的同伴们失望,毕竟,我们算得上是特意跋山涉水而来。
  
到达习水县之前,路旁有路标,通向“爱情天梯”。同伴说,你知道那个故事不?我说,我读到过啊!讲的是一个六岁男孩儿,在女子出嫁那天对她一见钟情。女子比他大十岁。后来女子的丈夫去世,留下她和四个孩子。男孩儿也长大了,经常帮助她。再后来为了躲避乡人的闲言碎语,俩人就带上孩子们去了深山,在山里生活了一辈子。男人对女人关爱有加,为了她上下山方便,凿出了六千多级石梯。后来这事被探险队发现并传扬了出去,大家便把那石梯叫做“爱情天梯”。对,就是这个。
  
原来就在这里呀,重庆市江津区。
  
这可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果不是亲临,就我这记性,再读多少遍也记不住是哪个省哪个县。
  
这个故事很美,两人堪称现实版的杨过和小龙女。处处诱惑的现实世界里,怎么还有这样“一根筋”的男人?眼里全是她,她就是全世界。也亏得男主的“一根筋”,不然,女主怕真的没有活路了。
  
他们生前的生活知晓的人应该不多,但石梯在,还需要了解什么呢?
  
通往“爱情天梯”的路口被我们远远甩到身后,仿佛一本书,翻过了,合上了,忘记了。
  

  

  
时近中午,我们还查不到合适吃饭的地方。忽然就看到了高速路右侧的高楼。原来习水县城就在路边,那干嘛不去城里吃呢?五分钟就到了小城,吃了好吃的羊肉米粉继续上路,这时候我才后知后觉地弄明白这是出习酒的那个县。当然,这时候我还不知道还有一个习酒镇,不知道那个镇就是红军二、四渡赤水的渡口所在地,不知道习酒厂就在渡口边上。
  
查了资料,习水县得名于习水,习水是赤水河的一条支流,很有来历。《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河里多“鳛鳛之鱼”,故曰鳛水,后简化为习水。
  
车过赤水河大桥,蜿蜒至崖上,豁然开朗处,让人不由得“呀”地叫出声来:眼前是无比巨大的圆形谷地,像一只无比巨大的盆,左前方赫然一个缺口。放眼而望,无比的震撼与敞亮。车辆多起来,我们说,没错应该是这里了。可是大货车也多起来,又让人疑惑。车子盘旋下至谷底,一条路往崖上去了,我们沿着平路向缺口的方向走,便到了一个镇子。大货车来来往往,空气里弥散着酒糟子的味道,酒厂应该不远了。我们按着导航的指示走,过了赤水河上一座不大的桥,到了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境内。沿崖壁继续前行,提示目的地已到,我们却并未找到渡口所在。掉头,在标注着“二郎滩渡口”的公交站牌一样的宣传栏前停车,认真阅读了一至四渡赤水的文字和图片,总觉得渡口就在这里。果然,桥近旁那几间小房子的下面,赤水河贵州一边,崖下临水有一座橙白两色的圆柱建筑,上书“二郎滩渡口”几个醒目大字。原来,这错落有致的青砖房屋是正在修建的小小的游客中心,有直梯可达下面小小的观景平台。其实这个高度也可以不要电梯,可见地方政府对红色历史文化传承的用心。然而,心中总有一个疑问在:这里呈现出的纪念设施的规模似乎远远不够。放眼望去,贵州一侧的山体上建筑规模很大,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有红色的船头一样宏大的,有联排成片的,铺满了整片山坡。山势雄俊,衬得赤水河泅水可渡。询问在路边砌墙砖的工人,说联排成片的是习酒厂区,船一样的是观景台。又说,习酒厂对面,是我们河南省的郎酒厂。哇!我惊叹了,这是打擂台的节奏吗?我不喝酒,酒文化是我的认知盲区,真不知道什么酒出自哪里,酒厂位于哪里。
  
继续出发,朝下一个目的地茅台镇进发。我这才知道,国酒用水同样取自这条看起来并不清澈的赤水河。这真是一条神奇的河流。原本我以为这只是一条见证了红军奇迹的河流,没想到它还是一条美酒飘香的河流。
  
我们的路线要经过习酒厂所在地。车行至崖的最高处,恰位于观景台的下方,郎酒厂也赫然入目。我们下了车,看山在蓝天白云的底色上为自己勾勒出优美的花边,赤水河如青色的飘带从山的背后飘出来,飘带两侧火车厢一样的厂房又像一层层规整的梯田。山、水与人间声色紧密融合,宏大而辽阔。
  
车子驶入赤水河景观道,青山绿水夹道相迎,又躬身相送。山势巍峨,河流深陷,对岸酒厂、作坊一路迤逦,直至茅台古镇,沿岸景色旖旎,同伴慨叹:祖国美景看不完。
  
这句话化解了我所有错失美景的遗憾。比如土城古镇。当我回到家里,重又搜索四渡赤水纪念馆,才发现对四渡赤水的纪念,远不止渡口那个标识,更多的是在土城古镇。那里有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毛泽东、周恩来旧居等。我们千里迢迢而来,因为功课做得不到位而错失了近距离接近历史的机会。土城古镇位于习酒镇的西北方向,当我们朝着茅台镇进发的时候,我们正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发生地越来越远。那古镇除了红色纪念,建筑还保留着相当一部分的时光印记。位于赤水河古盐道上的码头繁荣,从古镇保留着的“十八帮”旧址(盐帮、船帮、马帮、铁帮、糖食帮、栈房帮、药帮、油帮、酒帮、石帮、木帮、茶帮、丐帮、米帮、布帮、戏帮、经纪帮、袍哥帮)、古驿站、老街……便可窥见些许,而我们终是错过了。
  
过而不扰。结束行程后我又想起这个词,不禁莞尔:大家所到之处我竟然无一缺席,可见,我们实在不必太看重自己的规划,顺其自然,顺势而为。说到底就两个字:机缘。若机缘未到,便保留一份期许吧,也许会见的,也许。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242 用户总数
  • 35436 文章总数
  • 142386324 浏览总数
  • 32 今日发布
  • 2263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本站VIP,全站资源任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