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文学>  【宁静·思】秀美天河(散文)

  【宁静·思】秀美天河(散文)

与美丽的天河邂逅,正值四月艳阳天,杜鹃花开遍山野的时候,我们驱车沿着禾河与山脚行驶,车窗外,视线所及之处,是蓝天、碧水与青山的交融。在苍翠的山坡上,一簇簇或红、或白、或紫的花朵点缀其间,在明媚的阳光下灿烂的开放着,漫山遍野,瞧那奔放之势,把冬日残留的严寒驱赶得无影无踪,在微风中千姿百态,尽显妖娆,似乎在自我沉醉又迷醉着他人。
  
晨曦微露的早上,天边刚刚泛起了红光,站在空旷的操场,举目眺望,四周,都是跌宕延绵的山峦,或远或近,层层叠叠,像泼在蓝色天际的一圈圈浓墨。远处的树,已看得不是很清楚,影影绰绰中,绿绿的一片,跟着山峰的脉络曲线起伏着,云雾氤氲,若隐若现,似仙境,如瑶池,像拢着轻纱的少女跳起曼妙的舞姿。等到太阳出来,雾蔼便慢慢地散去,一缕一缕地消失,留下清新、湿润、略带甘甜的空气。
  
山里人的日子是从容不迫、顺应大自然节拍的。山区的田不多,大都是冷水田,只适合种植一季稻谷。晴好的天气,人们就会到山上去抚育造林,巡视除杂,在这座巨大的“绿色银行”里播散和收获着希望。同时,依照不同的节气,可以挖竹笋、采蕨菜、摘杨梅……。那些长出地面的小竹笋青翠细长,成不了大竹,可以在年年岁岁不断生发中随意采拔。而埋在地下或者刚刚破土而出的是大竹笋,按季节又可分为冬笋和清明时节的春笋,这些可以成竹的春笋必须有计划地挖采,以维持它正常的生长繁殖。
  
蕨菜为一种可以食用的凤尾蕨科生落叶草本植物,绒绒的枝条,尾端弯曲成好看的卷环,长在山坡上呈青灰色的是山蕨,长在水流处绿绿的是水蕨。端午节时分,晶莹剔透的杨梅挂满枝头,一摇,哗啦啦地洒落一地,稍酸的可泡酒或晒成干,最好吃的是黑梅,酸甜可口。也可经常寻到诸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写的桑椹和覆盆子之类的,还有山楂、蓝莓、猕猴桃等知名的或不知名的野生山果,加上自家院子内外种的枇杷、柿子、蜜桔等,山里的绿色果类品种繁多,可令你大饱口福,畅快淋漓地享用原生态的“奇珍异果”。
  
穿过一扇刻着“进入林区,严防用火”的石门,进入原国防工办军工厂“811”遗留下来的生态村“十里寨”,顿时仿佛置身于一个偌大的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路的两边都是高山,以及生长在其上茂密的油茶、杉木和翠竹,一片盎然,重重地遮挡住倾泄而下的阳光,穿越在用绿色包裹的林荫大道上,哪怕在三伏天,仍可感觉到丝丝凉意。
  
在鸟语花香中走进丛林的深处,偶尔可遇突然从树丛里窜出来的野兔、竹鼠、果子狸之类的小动物,随处可见奇石异洞,古树新木参差。造林山上人工栽种的杉木像一排排整齐列队的士兵,在坚守阵地,或是接受检阅。神灵活现的“笔架山”雄伟壮观,让我们在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被带入了聂风和追云飞檐走壁的故事里,沉宝塘和石沸洞的神奇传说中。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天河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区块之一,曾先后为吉安西区、赣西南、湘赣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红四军、红五军、红七军奋战的足迹以及贺龙和彭德怀元帅铿锵有力的步伐。“革新”运动时期,红军领导人曹公路同志将这里的“龙山及洲源”划为苏区“八区”,“东坑、浪东、水打陇”为苏区“五区”。
  
浪东村至今保存的三座祠堂——保和堂(当年关押犯人的监狱)、天字堂(红军医院)、孝继堂(红军办公议事的地方),历经岁月沧桑仍不失庄严肃穆。在一些斑剥陆离的老式墙面,依然保存着“欢迎白军士兵来当红军”、“士兵不打士兵”以及“备战备荒为人民”、“无产阶级专政万岁”等宣传标语。踏着长满青苔和铺满落叶的古老石阶上行,可以看到荒芜的岗哨遗留的残垣断壁,修复的“红浪泉”、“红军坪”等革命遗址。这一切,无不清晰地告诉我们,当年在这里经历过怎样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这里是吉安县的南大门,汉族人口居多,也散居着一些苗族和畲族的人们。在樟树陂的苗寨里,我们领略到了别样的风情,风格独特的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别致新颖。这些苗族同胞是近年来迁居于此,一开始靠挖草药为生,在当地美丽乡村和扶贫开发的政策下,羊肠小道修成了宽阔的水泥路,茅草土坯房建成了吊脚“洋”楼。每年的“山花节”,这里的人们载歌载舞,喝“拦门羊角酒”,吹芦笙、跳竹竿舞、吟唱口口相传的山歌,热闹非凡。
  
蓝家是另一个少数民族村落,村前缓缓流淌的小溪赋予了这个村庄浓浓的诗意与生机。离村庄不远处,从一个岔路口,往上穿过一座石桥,沿着山坡上行,转过几个弯,就来到了这里远近闻名的“石窟仙洞”。岩洞依据复杂的地形外貌,日久年长天然形成,巨大的石块一端扎根险峰,一端横空出世,屹立山崖,并不断地向外生长。石洞前,溪水潺潺,芳草萋萋,怪石嶙峋清澈可见;树木繁茂,灌丛藤蔓缠绕,绿绿的薜荔果挂满枝头。周围,属这里的地势最低,据说,涨大水时却从未被淹过,成为当地一大奇观。洞内幽静凉爽,香火缭绕,每年农历的2月19日,畲族人身着传统服饰,早早地来到这里祭祀,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家宅平安。
  
在溪水悄悄消失的山涧,我们开始攀山越岭。汽车行驶在陡峭的盘山公路上,车窗外,一边是耸立的高山,一边是险峻的悬崖,蜿蜒曲折的道路,一个弯接着一个弯,这个弯的结束又是下一个弯的开始,让人刚刚回过神来却又缩紧了心。汽车宛若行驶在云端,翻过的一座座山峰尽收眼底,在飘渺的云烟中神态各异,逶迤连绵,险象丛生。到了山脉的最高处,汽车开始下坡,高悬的心才慢慢地放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这里,层峰叠峦、竹木葱笼,峭壁上密密麻麻生长的旱芦苇和芦蒿,其蓬勃之势,不曲不挠的样子,不知是在挑战这恶劣的环境,还是在依恋这清幽的山谷?
  
下了最后一个坡,转过了最后一道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似乎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满目姹紫嫣红,落英缤纷,柳条依依低垂在水面,成群的蜜蜂在花团锦簇间轻盈地飞舞。远处,稍平的草地上,牛羊正在悠闲地吃着草,妇女们三五成群地在地里收割油菜,浑然天成一幅优美和谐的田园生活画卷。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坐落着几栋古老的民居。整个村落,就像一个在崇山峻岭的摇篮里酣睡的婴儿,那么安宁,静谧地令我们不忍惊扰她美妙的梦境,而那些来自大自然最和谐的音符——鸟叫声、水流声、风吹过枝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就是她的梦呓。
  
村里男女老少,神态怡然自得,或在门前祖孙嬉戏,或是与邻里拉着家长,有的也在忙碌着家务。看到我们的到来,投来些许诧异的眼光,或许来这里的陌生人不多的缘故吧?当我们友善地和他们打招呼后,他们也热情地用客家话与我们攀谈起来。他们是大山最忠实的坚守者,远离喧嚣,过着半与世隔绝的生活,岁月静好,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带给他们健康、长寿等无比丰厚的回报。
  
如果你认为这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小镇的话,那你就错了,三、四十年前,这里曾有“小香港”的美誉,因为这里蕴藏着一个“百年老矿”和不计其数的小煤窑,以及延伸的产业链火力发电厂、运输协会、军工厂等,听说那时这里车流不息,人头攒动,彻夜灯火通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集聚于此,一派繁荣景象。当我们沿着运煤的铁轨去探究这个“百年老矿”神秘面纱下真实的容颜时,一路上,我们感悟到其所独有的茶文化、灶台文化及围堰捕煤文化,也了解了它曾经的鼎盛,正在的蜕变和难以触摸的未来。被重重的大卡车辗压得有些坑洼断裂的路面,铺满了一层厚厚的煤灰,路边空地上堆满了煤的成品与半成品。
  
往里走,街道狭小而悠长,可依次分为铁林府、分路牌、东区和西区,呈丫字形。一排排始建于七、八十年代的住房,楼层分明,错落有致,青砖碧瓦,久经风雨侵蚀,已显陈旧破落,却犹可见昔日的繁华与辉煌。影剧院、灯光球场、工人娱乐部、支部大楼、环山公园、菜市场,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新颜旧貌交迭,无不向世人诏告着她灿烂的历史与正在不断崛起的明天。
  
这个恬静古朴的山水小镇,以及生活在这里坚韧、豁达而幸福的人们,让我突然想起了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里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也想说:为什么我的心中饱含深情,那是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这一点,我与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有着同样的情感和深深的眷恋。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242 用户总数
  • 35436 文章总数
  • 142347568 浏览总数
  • 38 今日发布
  • 2262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本站VIP,全站资源任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