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文学>【文璞】窗外雨潺潺(散文)

【文璞】窗外雨潺潺(散文)


  

  
不知不觉间屋子已然黯淡下来,像是在一片暮色的笼罩里,沉郁凄清中透出一种难得的宁谧安然。我坐在书桌边,逆光瞥向阳台,茶几、地板上倒映出门框与玻璃的剪影,黑白相间、轮廓分明,在光阴的流转中凝滞。侧耳细听,万籁俱寂中有细细碎碎的雨声从窗外隐隐送来,由远及近、从疏到密,山上的枝叶正沙沙作响,檐前的瓦片在铮铮而鸣,悉悉索索、滴滴答答,霎时间天地万物仿佛都在这淡烟疏雨中沉淀下来。
  
推开窗纱、凭轩远望,灰蒙蒙的天际与远山相接,时有或轻或厚的云雾飘游在山巅、山腰、沟壑、坡岗各处,舒卷开合、变幻多端,茫茫中给山石草木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天色尚早,层峦叠翠的背景将雨点映衬得灿亮如玉,丝丝缕缕从薄雾浓云中倾斜而下,斜斜密密,编织成一幅广阔无垠的珠帘从天边挂起,当空飘悬,又披垂到地面,散落成一地的碎玉残珠四处迸溅开来。灰白光亮的柏油路面早已被雨点浸染得黝黑如漆,稀稀落落的往来车辆疾驰而过,穿过一座桥,转过几道弯,带起两道晶莹剔透的水花,窸窸窣窣,旋即又在渐行渐远的灯影里归于沉寂。
  
我正愣愣地瞅着窗外,不经意间一丝细细的微风挟裹着月季花的残香从窗外吹面而来,掠过双鬓、撩起衣襟,直感觉遍体生凉,教人情不自禁地抱紧了胳膊、捂严了秋装。方才意识到,这细雨绵绵、凉风飒飒的时节,已经是实实在在的秋天了,那种金风玉露、深入骨髓的秋。秋天,那该是万物从成长向成熟过渡的季节。连日浓云、暑气顿消,在这绵绵细雨的殷勤濡染下,一切热烈与活力都渐渐走向收获与深沉。
  

  

  
在多日的持续降雨下,门前的小溪水涨齐岸,像是满载着久旱逢甘霖的欣喜,一路欢舞高歌,奔腾而下,在雨声的笼罩中少了一份嘈杂,哗哗啦啦,便是隔着窗户也清晰可闻。朝着上游看去,迷迷蒙蒙中可瞥见河对岸那片水稻田的一角。这时的水稻多已成熟,在这绵延无尽的秋雨中,农户们大多都在焦急地等待一个雨停的时机来抢收水稻。
  
想起了前几日的一个黄昏独自撑着伞在邻村河堤上漫步时所见光景。蒙蒙烟雨中,弥望的是仙河湾连绵几十亩的水稻田。正是由浅入深的时节,从绿变黄、黄中泛绿,满目的亮丽与残存的深黯交融在一起,像银浪千叠,像金铺满地,带给人以无穷的震撼。一株株冷水稻茎叶肥厚、籽粒饱满,沉甸甸的稻穗被压得齐刷刷地垂下了头、弯下了腰,浸在晶亮的雨露里,像是淌着辛劳的汗珠,又像是流着幸福泪水。穿过垂柳丛,转过樱花树,一片种满高粱的田地赫然闪现。这是当地用来酿酒的雅津甜高粱,形似玉米却比玉米高出很多。青绿的茎秆顶着紧实繁茂的穗子,整齐划一的行列,俨然是一方披坚执锐的军阵,雄赳赳、气昂昂,在稻田金黄的背景下,巍然屹立、气势非凡。高粱田的近处便是一户人家,青黛瓦、白粉壁,处在这依山傍水的田园间甚是安恬自然。远处稻田的尽头便是座嵯峨的高山,却只在一簇乳白色的云雾中半露眉面,多了一点娇羞的韵味,飘飘然有仙境之概了。
  
我站在阳台向西看去,眼前这云封雾锁、半掩半露的山,也恰与那日黄昏所见的仙河湾的山有几分神似的感觉,大概这便是一种绵绵秋雨中所特有的温柔吧。想如今,又已过了这好几日阴雨的交替,那成片成片的稻田应该已收割不少了,余下的当只是满地秸秆的残茎断梗和雨中重新萌发出的鹅黄嫩芽。而那片高粱的穗子该也是变得像浴血奋战后的盔缨一样,饱浸浓液,黑得透亮、红得深沉。
  
卷起窗帘,屋后的半山坡上则是一大片庄稼地,黝黑的泥土默默吮吸着雨露的浸润,枯黄的茎叶在风中抖擞。早在半月之前,农户们就已赶在阴雨来临之际将满地的玉米纷纷收了回去并晾晒、脱粒、装存停当。此时只剩满地的玉米秸秆空空落落地立在地里,褪去一身鲜绿,披上一层褐衣,耷拉着脑袋在雨中抽泣、在风中凌乱。待雨晴之后,那些萧疏的秸秆多半就被斫倒在地、收捆成束、肩负回家,截短用作燃料或是粉碎用作饲料。又或者逢着闲散疲懒的主家,便任其在风雨中倾圮、腐碎,来岁化作春泥更护庄稼。想必也有住在山上老家的人们,早早地就将熟透了的玉米棒子掰回来,倒不急着脱粒,只一一撕下外壳摊开在老家的稻场上,晒在太阳下,该是黄澄澄的一大片。及至雨天,老人家们再将玉米棒子一一绑起来悬挂在屋檐下,黛瓦白墙间,又是红灿灿的一排。丰收的色彩妆点着那稀稀疏疏的农家屋舍,在萧索清冷的山间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小时候我就住在山上,那时家中尚有几亩薄地,每年也总要种上大片的玉米,供作生猪主食,也卖粮换钱。夏天夜晚多有野猪在山林出没,时不时来地里侵害庄稼,拱倒玉米、刨出土坑,留下满地狼藉。于是我便常常跟了母亲一起去地里撵野猪、护庄稼。山中的夏夜格外清凉,大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农忙,我也完成了一天的功课,一切的躁动、顿碌都在日落而息后蛰伏下来。空山人静,只有流水潺潺、蛙鸣阵阵、蟋蟀声声。黑暗中抬头看到山峦高耸的脊背、绵延的身躯,巍峨黝黑的影子带给人一种深沟高谷的压迫感和群峰包裹的安全感。我们打着手电筒一前一后走在通往庄稼地的羊肠小道上,后面还蹦蹦跳跳地跟着那只黏人的小黑猫。到了玉米林中,将光束照向田头地脚,四下打量一番,看看有无野猪的痕迹。远远听得扑通一声响动,将人唬得一跳,心中又满是激动,盘算着该是野兔、果子狸之类的小野兽来了。循声照去,却又什么都没有,光影交错中只是一片死寂,兴奋之余带着些许惊怖,心中不免砰砰跳动。正值惊疑未定之际,斜刺里忽地蹿出一条身形矫捷的黑影来,“瞄”地一声叫,却原来是那淘气的猫儿呀!定睛看时,小黑猫已奔到我的脚边,撕咬着鞋带,又抱着裤脚蹭个不停,直教人觉得又是气恼又是想笑。它就这样在茎叶繁茂的玉米林中东奔西蹿、穿梭往来,忙得不亦乐乎。
  
野猪没有来,我们就朝着山上挥舞着手电筒,扯着嗓子咿呀嗨呦地吼叫着,想用这明亮夺目的光线和嘹亮高亢的响动来唬住此时正潜藏在深林某处虎视眈眈的野猪,好让其知难而退。喊叫得累了,便歇息一阵,远远地听得别人家的玉米地里也同样有声音在吆喝着。差不多每家每户都会到自家的玉米地里赶野猪,一时间各处声音纷纷入耳,远近不同、高低不一,山鸣谷应、此起彼伏。有图省事的人将声音提前录制好,把扩音器充满电安装在玉米地里,就整夜整夜地自动循环播放。有聪明的人用龙须草编成一长条草绳,隔一段距离嵌入一个炮仗,点燃端头那绳子就像蚊香一样徐徐燃烧起来,隔一会儿便自动引燃一个炮仗,破空声起、猝不及防。也有更加卖力的人直接在地边搭一顶棚子、系一个吊床,就地看护,可谓敬业至极。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大人们那些驱赶野兽、看护庄稼的方法是否真的行之有效,但那时的他们是对此深信不疑。现在多数家户都已迁离了山上的房子,搬到集镇上居住。但总还有些留守的老人舍不开、放不下那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宅,就还在山上年年耕种,也沿用当初那些个方法来震慑野兽、看护庄稼。他们用着最原始、最质朴的方式去守护着一方田地,用最忙碌、最坚强的身躯去经营着日夜操劳的家园。每次对秋收回来的玉米进行脱粒、晾晒时,父母们总是小心翼翼,即便只是散落了一颗小小的玉米籽,他们也要捡拾起来,不容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算是真正体会到个中深意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那每一块泥土都留存着劳碌的足迹,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辛勤的汗水。
  

  

  
雨还在细细密密地下着,天色渐暗,时近黄昏。窗外已闻不到桂花的残香,我知道此时仙河湾的荷塘里也已看不到莲花的落瓣。又是一阵风从窗户的缝隙钻将进来,凉意沁人。看来当真是深入骨髓的秋天了!
  
稻子熟了、玉米熟了,花生也熟了,栗子也熟了,好一个收获的季节呀!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步步走来经历了这么多的年年岁岁,一直到这万物成熟的季节里,我又收获了什么呢?言念及此,不禁哑然。惊惶不安中,我被一片空白、一阵失落所吞噬。害怕这样去面对发自灵魂的诘问,我只是痴痴地望着窗外,干脆什么都不去想。万籁俱寂,天地阴沉,只有风雨淅沥,回过神来,我又复沉溺在这潺潺雨声中。
  
李清照讲,“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秋,黄昏,雨,这正是逐客离人无穷伤感的时候。无论是贬谪异地,还是离群索居,他们的春恨秋悲总是跟他们的遭际、身世紧密相连,那种原本就有却又迫于无奈、难以改变的情绪,不得不在郁郁难平中习以为常。一点黄昏雨不过使人触景伤情、加深惆怅而已。在他们眼里,雨是渲染,是勾惹,是撩拨。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刘禹锡的眼中,秋天则只有晴空万里、踌躇满志的样子。我没有远追古人的豪情意气,也没有迁客骚人的柔肠万千。对我而言,晴天丽日意味着要保持绝对的人间清醒,要面对征程多艰的长路,要思索安身立命的归宿,要苦寻柳暗花明的转变,要不负踔厉奋发的初心。不论是投闲置散在故土,还是游山玩水在它乡,闲居而不图进取,沉沦却难求出路,似乎都是对那晴空一碧、长风万里的辜负,纵无口诛笔伐,也如芒刺在背。
  
只有坐在黑暗里,坐在雨声中,心中才能拥有一隅宁静安然。黑暗把一切隔绝,雨声把一切湮没,没有思索,没有期许,没有情绪,也就没有失望,没有羞赧,没有苦恼。大概这就是此刻的我更喜欢黄昏、喜欢雨天的缘由吧。于我而言,雨是遮掩,是庇护,是矫饰。
  

  

  
其实以前的我也不反感晴天,也不是唯独钟爱雨天。只是身在时光的洪流中被挟裹着滚滚向前,联想到一路走来所遭罹的种种以及个人抉择、念想等诸事,不一样的时段、不一样的见识,自然要生出不一样的思绪。所谓时移世换、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蒋捷有词《虞美人》讲听雨的几个人生阶段,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僧庐下。从红绡帐暖的年少轻狂到断雁西风的颠沛流离,再到纵浪大化的悲欢无情,一笔饱蘸春秋的浓墨重彩在雨中写尽词人林林总总的一生。
  
少年留给我的记忆是停留在了老家那小村庄的山上。少年听雨的印象,是春雨贵如油的温柔酥软,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狂烈,是红泥小火炉的温暖安恬。我站在春风里,看着细雨渐渐染绿了草坡,抽出了香椿的嫩芽,吹开了漫山的像雪一样的野桃花,也唤回了梁间细语呢喃的燕子。插秧的季节,大人们披着蓑衣在从山沟沟中开垦出的方寸水田里劳作时,我就和来邻居家做客的小姑娘去溪水中翻石头、捉螃蟹,她长我几岁,不小心被钳疼了手也不哭。或是在邻居家屋后捧着细沙和着雨水做蛋糕、喝交杯酒,朦胧的烟雨中少不经事的俩人学着电视里的人玩过家家,打湿了衣服也浑然不觉。那是最纯真无邪的年代,也是最无忧无虑的年代。
  
那时的我也喜欢夏天的疾风骤雨,趴在窗前看着山头撕破长空的闪电,站在屋檐下伸出手承接着倾斜而下的雨注,聆听那气壮山河的风声雨声,陶然忘我。那种黑云压城、雷电交加的猝不及防,那种席卷一切、所向披靡的排山倒海,恰似年少的轻狂不羁。至于秋冬之际,阴雨连绵之时,则可生一炉柴火倚在墙角取暖。放学回来便径直把长凳搬至炉子边先写作业,家里怕冷的小黑猫往往也要赖在我的腿上,蜷缩着身子依偎在我怀里,陪着我把作业写完。那时也没有手机,做完了功课就一家人围着火炉,或听来串门的大人们闲话家常,或是捧出一本课外读物来静静翻看,就着屋外的潺潺雨声下书,当真惬意至极。
  
及至青年,步入高中里,再听雨时,心境已是大不相同。那几年总被学业所困扰,在挣扎求索中屡屡受挫,信心大减、壮志消磨,每每听到窗外的雨,便觉说不尽的萧瑟清冷,那一叶叶、一声声,没有一处不像是悲悲切切的哀鸣。周末我也不去教室补习,却偏爱独处在宿舍里,在风雨潇潇的时分坐在窗前,听着那如泣如诉的天籁,在声声叹息中自伤寂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就像是那些借景抒情的文人墨客,我在把雨视为知己,在雨声中寻求情感的共鸣,甘愿被风雨勾惹出满心的愁苦,在声声无奈中谱出回肠。春去秋来,我就那样听着雨,在触目伤怀、顾影自怜中,看着那蓬枯草凋谢衰退的容颜,又看着那抹新绿回到久违的窗前。
  

  

  
到如今已近而立之年,听雨对我而言竟已然成了这样一种求取心安的享受。早过了中秋佳节,这绵延二十多日的阴雨天里,我倒乐得做了这样一个疏慵懒散的闲人,在秋高风紧的时节,或纵情山村晚景,或回味陈年往事,沉溺在这混混沌沌的阴霾世界里,不见天日、不问归期。我就这样放肆地贪恋着黄昏的深沉,享受着秋雨的温柔。
  
再看向窗外,天正昏暗、时已日落,满天的云雾在暮色四合中变得缥缈虚无起来,雨声渐悄、细若游丝。在这渐趋消散、若有若无的潺潺雨声中,我感到一丝莫名的慌乱,就像是须臾的春梦被窗外的啼鸟惊扰,就像是摇曳的月光被风浪揉碎,去如云烟、了无痕踪。
  
赶忙敛气屏息、镇定下来,我知道,黄昏过去总会破晓,阴云散尽也终是晴天。我倚在窗前暗自思忖道,风雨过后也会有彩虹,又有谁能忍心一直在黑暗中腐朽下去而不去抬头看一眼那绚烂多姿的彩虹呢?我想啊,这场秋雨应该是快要停住了,或许是今晚,或许就在明天。
  

  
2023年10月6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255 用户总数
  • 36517 文章总数
  • 145041328 浏览总数
  • 0 今日发布
  • 2318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本站VIP,全站资源任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