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回家之前,乖在电话上跟母亲说:“妈,你会做芝麻盐吗?”
母亲说:“我会啊,你们想吃了吗?”
乖说:“是啊,等我们回去,带点芝麻,你给我们做些芝麻盐吧?”
母亲说:“这有什么啊?等你们回来,我给你们做。”
结果,回去的匆忙,也忘了带芝麻回去。假期在家,又有很多琐事,也没时间去买芝麻做。
昨天回来,乖突然想起来芝麻盐的事了。我说下班我回去试试。等下班回去,乖自己试着做了一些,没想到做出来的芝麻盐跟母亲以前做的是一个味道,非常美味。馍夹芝麻盐,我一口气吃了两个馒头。
说起芝麻盐,让我的思绪飘飞,又回到了以前的日子。芝麻盐是我们豫东地区的一种美食。这种美食是在以前缺少蔬菜的情况下,主妇们为了增加家人的食欲,创造出来的一种美食。芝麻盐的做法非常简单,只需要把芝麻在锅里烘焙干,然后加上食盐,用擀杖擀碎就行了。不过在烘焙芝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火候和不断地翻炒,不然会把芝麻炒糊,那味道就变成苦的了。炒熟的芝麻,一股香味弥漫全屋,加上食盐再一擀,那味道更加浓郁,顿时让人食欲大开。
但是,在那些清苦的岁月,芝麻盐也不是能经常吃的。我们豫东地区,秋季多种植棉花和玉米。因为芝麻产量较低,而且芝麻怕旱怕涝,没有玉米好种植,所以每家只会种上那么一点点芝麻。一年所有的芝麻,打下来最多也就几斤,甚至会更少。每年到了割芝麻的时候,父亲一个人就干完了,我们跟着去,纯粹为了玩。割芝麻要用镰刀,这是个危险的农具,一般是不会让小孩子玩的。割芝麻是需要技巧的,因为割芝麻的时候,芝麻角已经炸开了,要直立着割,直立着搬运。割芝麻的时候,会带上一张大的塑料布,芝麻割了先在塑料布上磕一磕,把炸开口的芝麻角先磕磕,再把芝麻杆拉回家。拉回家后,要再晒一段时间,然后再磕,就这样循环几次,才能把全部的芝麻磕完。其实磕完也就那几斤芝麻,这些芝麻主要是留着过年时换香油吃的。刚有妹妹那年,为了交计划生育罚款,母亲着急得把家里仅有的二两芝麻都卖了。母亲每次讲起这件事都想哭,当时实在是太难了。
芝麻主要留着过年时换香油,家里的芝麻最多也就换半斤左右的香油,用玻璃的葡萄糖瓶子盛着。过年,家里来了客人,做菜时滴上几滴。过年期间,香油是吃不完的,这就馋着我们小孩子了。每次吃面条,都会把筷子伸进香油瓶里,给面条滴上几滴香油,再倒点醋,一碗白水面条马上就变成了美味。筷子滴完香油,还不忘把筷子在嘴上抹抹,感觉满口的香油,真是那个香啊!
芝麻不仅能换香油,在我们那还是一味药,没想到吧?小时候,如果感冒一直咳嗽不好的话,母亲就会用芝麻给做一个偏方。用芝麻加红糖,在锅里炒,炒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红糖受热融化,把芝麻全部包裹起来,就成了红糖芝麻球。虽然红糖是甜的,但是加上炒熟的芝麻,感觉甜得发苦。炒好的红糖芝麻球要及时趁热吃,吃完即使再渴,也不能喝水,睡一觉第二天起来,咳嗽就好了。这些偏方都是以前医疗条件不发达,勤劳的劳动人民发明出来的,还是有一定的科学原理的。
后来,家里的田地多了,种植的芝麻也就稍微多点。除了换香油,母亲偶尔也会用芝麻做一次芝麻盐。因为芝麻盐很好吃,所以做一碗,没几天就能吃完。吃完后,得很久都吃不到了,毕竟芝麻就那么多,是有数的,还要留着换香油。
上初中的时候,母亲怕我在学校吃不好,有时会给我做些芝麻盐,让我带着去学校。我感觉母亲做的芝麻盐,比学校食堂里的菜好吃多了。那段时间,每次只买两个馒头一碗粥,不买菜,只吃母亲给做的芝麻盐。等两个星期后,周末回家,母亲看我这次的生活费剩下的比往常都多,就问我怎么回事。我告诉她我光吃芝麻盐没有买菜吃。母亲听后,不免一阵心疼,还埋怨自己不该给我做芝麻盐。本来做芝麻盐是怕我吃不好,在买菜吃的同时加些芝麻盐调味,没想到我光吃芝麻盐不吃菜了。当时只想着,父母挣钱不容易,自己吃芝麻盐能省下一些生活费,没有明白母亲的苦心。
上到初三时,母亲也跟着父亲去打工了。每次打电话,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都嘱咐我在吃饭上不要节省,该吃吃该喝喝,只要不乱花钱就行了。父亲知道我从来不会乱花钱,所以从初三起,就给我一张银行卡。每次都是给我打上一年的生活费,让我自己看着花,每年年底卡上都会剩下一部分钱。毕竟,穷人家的孩子苦惯了,不会乱花钱。
自从母亲也出去打工后,这么多年就很少再吃到母亲做的美食了。每每提起来,母亲都要落泪。说她这么多年心里一直觉得亏欠我,从初三起就把我自己留在家里了,这么多年不在我身边,也没能照顾我。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为了生活没有办法。都是生活所迫啊,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远离故土和亲人啊?亲人一年到头才能见上一次面,年年都是聚少离多。
母亲常说:“等什么时候不出去打工了,我就在家种地,种些蔬菜,到时你们想吃什么都会有了。”
是啊。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再过几年就不能出去打工了,到时就不再年年分离了。
结婚后,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观。乖的厨艺很好,什么美食都会做。在一起后,我的体重是一路飙升,这让母亲很欣慰。说她再也不用担心我了,因为有人照顾我了,而且还照顾得这么好。
父亲开玩笑地对乖说:“你妈养申光二十多年,没有把他养胖,你两年就把他养胖了二十斤,你的功劳比你妈大啊。”
听完父亲的话,一家人都乐了。
安徽这边秋季农作物以芝麻为主,这边大面积种植芝麻。岳父家种了很多芝麻,这几年每到过年,都会把磨的香油给我们一大壶。岳父嘱咐我,让父亲和母亲去北京的时候也带上一些,所以这几年一直不缺香油吃。
去年过完年打工走的时候,我们专门给父母倒了一斤香油让他们带着。没想到他们走的时候,忘记带了。我用快递给他们寄了过去,母亲收到香油又不免一场感动。端午节、中秋节的时候,乖炸了一些小酥肉和鸡块。
乖说:“咱妈他们在北京又该不舍得买肉吃了,咱们把炸好的小酥肉和鸡块用密封袋装着,给他们寄过去一些。”
母亲收到小酥肉和鸡块后,逢人便说:“过节俺媳妇儿还给俺邮过来一些她炸好的肉,平常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俺邮过来。”
母亲的话,又惹得人家一顿羡慕。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想吃什么都能买到。但是儿时的一些美食,仍然能让人食欲大开,并不比现在的大鱼大肉逊色。这些儿时的美食,承载了那些年艰苦的岁月,为清苦的日子增添了很多色彩。美食的定义是什么呢?我认为美食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山珍海味是美食,萝卜青菜也是美食。
传说,朱元璋在穷困潦倒之时,两个乞丐用一个破碗,盛了一碗用馊了的豆腐和烂菜叶做成的“珍珠翡翠白玉汤”,送给朱元璋吃,朱元璋当时觉得那简直是珍馐美味。后来,做了皇帝,感觉宫里的山珍海味吃腻了,想起来“珍珠翡翠白玉汤”才是人间美味。所以说,美食的定义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因人因时而定的。
现在美食的意义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多的是承载着亲情、爱情、友情、乡愁,以及人间的大爱。《舌尖上的中国》就完美地诠释了美食的意义。
一勺芝麻盐,香气扑鼻,满载爱意,让人回味无穷。回想起来,让人情不自禁,热泪盈眶。
嗯。昨天乖做的芝麻盐还剩下一大勺,晚上再吃它两个馒头。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