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文学>【天涯】诗人笔下的秋天〔散文〕

【天涯】诗人笔下的秋天〔散文〕

我喜欢秋天。尤其喜欢古人对秋天的吟咏。
  
我发现,古人对秋天的吟咏,多有忧伤和思愁,这些忧愁,古人喜欢用诗句来表达。我找来这些诗词,一遍遍看,吟诵。首先,我读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读罢,我心里在想:在一个凄清的秋夜里,长安城被月光笼罩。可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他们忙什么呢,在忙着捣衣,忙着把衣服洗净,晒干,准备捎给远方的亲人。秋风起了,天气凉了,寒意一天天到来,在边塞守关的丈夫,亲人他们在哪里呢?此时此刻,作为家中的妻子,更思念远征的丈夫。战争无休止呀,可是何时才能平定胡虏,丈夫回家团聚。那种想念和企盼,那种焦虑的心情,跃然纸上。
  
而对于友人间的思念,古人同样在诗中表现得真切,真情,真挚,孟浩然在《秋登万山寄张武》中,以清秋登高眺望遥寄友人,抒发对朋友的思念,希望与朋友重阳节携酒登高,真挚感情尽在诗句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古人对故乡的思念,也常以秋天为思念的对象。许浑在《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中,将红叶,长亭与酒作为托物言志对象,将残云,疏雨,树色,河声作为抒发情感的纽带,诗人在秋日赴长安的途中,于潼关驿楼小憩。不觉思绪绵绵,从眼前景象入笔,写驿楼附近的红叶,在夕阳之中萧萧作响。诗人一边饮酒,一边观景,但见空中浮云朵朵,残留的云向远处慢慢飘去,而疏疏落落的雨点也开始了,伴随诗人的心境,挥洒在中条山上。遥望远处,树色,植物,山岚,也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幽暗,这时候,只听到黄河之水的滔滔声音,在耳边鼓荡。一连几日的劳累,明天就能到长安了,这时却更怀念昔日故乡的渔樵生活。无法名状的思乡之情从心中升起,令人回味不尽。
  
古词中的秋天,一样充满伤感,离愁别绪。北宋范仲淹的《渔家傲》,别题《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从词文中,我们似乎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感受到了边地秋天的景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多么荒凉,寂寞。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虽然壮阔高远,范句则寥廓荒寒。全诗表达了边地将士破敌立功的决心与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苍凉,激越。“羌管悠悠霜满地”绘军中月夜之景,景中含情,词境开阔,格调悲壮。整首词将边地将士的秋日思乡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且饱含豪迈悲壮的精神境界。
  
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展示的是一幅秋江别离图。“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今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我们仿佛听见,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而柳永面对着长亭,一阵急雨刚停住。虽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依依不舍,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却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唉,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诗人知道,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诗人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古人笔下的秋天,就是这样以秋寄情,以秋状景,表达忧愁和思念,有的诗词句子千古流传,至今品味不够。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250 用户总数
  • 36510 文章总数
  • 144964274 浏览总数
  • 0 今日发布
  • 2314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本站VIP,全站资源任意下载!